运漕镇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漕镇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精选

运漕镇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佘氏祠堂 佘氏祠堂座落在含山县运漕镇社区上大街43号。祠堂坐东朝西,原为三进穿架式建筑,前进在1955年被拆毁,现二、三进保存完好,面积约260平方米。尤以二进建筑考究、气势恢宏,在其梁柱梁撑镂雕、浮雕有人物、花草、禽兽、缠枝、祥云等图案,雕刻细腻精美,栩栩如生。通过二进后门步入天井到达三进,其建筑规模、雕刻略逊色于二进,此进原是祠堂议事厅。在二进与三进的天井中原有一口老井,据说是“家罚井”,凡是严重违反族规的就要遭受坠井之家法严惩,此井后来被人填埋。 2010年被巢湖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薛氏作坊 薛氏作坊座落在含山县运漕镇漕川社区幸福街14号。作坊座东朝西,沿街一进三间木楼为铺面,后有数十间开放式作坊。作坊约有两百多年历史,房主姓徐,抗战期间将此房出租给一个姓薛的开设碾米作坊,附近农民挑稻来此换米,生意兴隆,但经营两年即关闭。后人也习惯称此幢老宅为“薛氏作坊”。解放初,此房改作土产批发站。 薛氏作坊坐东朝西,原有七进,后让酱厂占去最后一进。作坊现存面积500多平方米,前厅为沿街三间木楼铺面,后堂为高大宽敞的作坊间,作坊南北两端有木楼梯,二楼上有过桥回廊。 薛氏作坊对研究清民时期运漕商贸演变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201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向氏古民居 向氏民居位于含山县运漕镇小北门,现为一户叫尹维仙人家居住所有。向氏民居坐东朝西,为二进二层阁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130平方米。一、二进中间天井加盖有透明玻璃砖,天井为封闭式,天井北侧有一木梯,由此上楼,楼道建有回廊,将一、二进阁楼连城一体,其建筑风格新颖、独特,有一定的研究、观赏价值。其梁柱上有少量浮雕花草纹饰图案。楼下二进地面原有地板,由于受潮腐烂而被拆除。 2010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美人靠”民居 “美人靠”古民居位于含山县运漕镇漕川社区西大街38号。该民居为二进穿架式木楼结构,建筑面积约173平方米。该民居建造上较为考究,多处梁柱上都雕有花草纹饰;二进中间有一天井,在天井西侧走廊有木梯通向二楼,楼上四面贯通,将二楼连成一体;围绕天井木楼,四面开有四扇窗口,在窗檐下做有一圈护栏,俗称“美人靠”。 该民居虽然局部已有损坏,但整体保存较好,为典型的皖南徽派建筑风格。 运漕自明代开始不断有大徽商涌入,因此徽派建筑在此占有一定地位,民居的特色是商铺、居所合二为之。两开间、三开间的青砖木楼马头墙,下面是木槽门店面,后堂是作坊或仓库,楼上多为卧室。每两进之间有天井相连,称做 “四水归堂”,寓意“财富不外流”。 据说,大户人家,在二楼上沿天井都留有一圈“美人靠”,是专门为年轻姑娘在此读书、做针线,又能与不能上二楼的男客交谈而专门设计的。 据现居住此房的老人说,过去这里是农坊,整栋木楼有多进,一直延伸到南侧裕溪河边,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而倒塌,现仅剩下这二进木楼了。 该民居造型典雅,布局精巧,尽显明清徽派建筑风韵,为研究明清民居建筑风格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2010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李鸿章当铺 李鸿章当铺座落在含山县运漕镇西大街。当铺坐南朝北,为五进四开砖木结构平房。大门有门罩和高台阶,后进直通漕河。现当铺内分割成若干小间由居民居住,但整体框架基本完好,没有大的改动。 此铺名为李鸿章当铺,实为李鸿章四弟李蕴章开设的“元和质”当铺,因李鸿章为晚清军政重臣,官高位重,李家也处处打着他的牌子,故民间称其为“李鸿章当铺”。 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李秀成部率六七百艘战船,在东关、运漕一带与李鸿章刚组建的团练激战,李鸿章兵败躲藏在运漕富商袁百顺家中。袁是肥东撮镇人,李是肥东磨店人,实为同乡。袁百顺巧妙应付太平军的搜查,保护李鸿章躲过一劫。光绪九年春,已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由汉口护送母亲灵柩回乡安葬,船队经过裕溪河运漕时,李鸿章特意停船上岸前往袁公馆与袁家后人叙旧。李鸿章为报答当年救他一命的运漕,令其家族在运漕大量投资兴业,李家以重金购运漕周边良田10万亩,在镇上开设了有“江北第一仓”之称的李万兴、李巨兴粮仓。李的四弟李蕴章在运漕开办了“元和质”当铺和“道隆”钱庄,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还成片开发镇上房地产对外租售。如今,李家粮仓、钱庄均已拆毁,唯有当铺基本保存完好。 2010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黄氏古民居 黄氏古民居座落在含山县运漕镇小北门22号,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该民居座东朝西、为三抬梁穿架式硬山建筑,其墙面和屋顶均为小砖青瓦建造,梁柱有花草纹饰,庭院地面尚存有多块青石板和少量雕有纹饰的石构件。该古民居解放后被隔成若干间住房,现仍有数户居民在此居住。 黄氏古民居风格较为独特,保存基本完好,它为研究运漕古镇的人文和近现代建筑史提供了珍贵的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