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艰难的复产之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宣怀艰难的复产之路   1911年,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拐点。在这个拐点上,布满了很多历史人物,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盛宣怀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年,盛宣怀做了“皇族内阁”中四名汉臣之一的邮传大臣,但旋即因实施干路国有化政策,引发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而被清廷“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此后,盛宣怀先是逃到青岛,后北上大连,逃亡日本。逃亡期间江苏都督府先是查封了他在苏州的家产,后又查封了他在江苏省内的所有财产。上海都督府也“拟以盛宣怀之地产抵押借款”,“以充军需”。   此时,孙中山身在美国急于回国,却为筹款一事而苦恼。正如他自己所言:“因迟迟而归国者,要在欧洲破坏满清之借外债,又谋新政府之借入……中国今日非借五万万不能建设裕如。”在归国途中,孙中山向日本友人山田纯三郎表示,希望他帮助从三井物产借款一二千万日元。12月29日,独立各省代表联合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当选的当天,孙中山正式向三井物产提出了借款请求。日方则表示“如果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能够华日合办,三井方面可以拿出500万来”,孙中山表示同意。   其实早在孙中山归国前,黄兴等革命党人为保障武器、弹药和日常经费所需,已经与三井物产、大仓洋行保持交涉,商讨抵押借款的可能性,并派代表何天迥赴日活动。因此,孙中山接受三井方面中日合?k汉冶萍条件,应是双方此前广泛接触的结果。   双方就借款一事达成一致后,由谁出面代表中方办理此事成了问题。这时,临时政府想到了逃亡到日本的盛宣怀。一方面,盛宣怀是汉冶萍公司的总经理;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汉冶萍公司已多次向日本借款,并达成了中日合资在上海浦东建立新铁厂的意向,日本方面也愿意接受盛宣怀。   盛宣怀当时正为如何保全家产而发愁,面对找上门来的临时政府,虽心有忧虑,还是满口应允,只希望临时政府能够明示是“由政府与日合办”还是“由公司与日商合办”,并顺势提出复产要求,希望临时政府“将(汉冶萍)公司产业及盛私产已充公者一律发还”。南京临时政府找盛宣怀就是担心“政府与日合办”会引发众议,因而回应道:“所拟中日合办,恐有流弊,政府接认,亦嫌非妥当办法,不若公司自借巨款,由政府担保”。也同时表示:“民国于盛并无恶感情,若肯筹款,自是有功,外间舆论过激,可代为解释……动产已用去者,恐难追回,不动产可承认发还。若回华,可任保护。”   盛宣怀知道,自己承担合办之责无异于引火烧身,在后来的会谈中,竭力撇开合办一事,专议借款。为促盛全力担当,1912年1月21日,临时政府赴日借款代表何天迥致函盛宣怀:“所有后事,新政府能一力保护,断勿迟疑可也”。22日,黄兴在给盛宣怀的电报中表示:“承允助力民国,由汉冶萍公司担借日金500万元,归民国政府借用。见义勇为,毋任钦佩。兹特请三井洋行与尊处接洽,商订条约,即日签押交银,公私两益,是所切盼”。   黄兴的态度令盛宣怀甚是紧张,虽有复产的诱惑,可独自承担责任,他倍感压力。24日盛宣怀给黄兴发电报,希望政府明示是否同意合办:“贵电无‘合办’字样。合办虽系旧矿律所准,然以法律论,必应政府核准,方敢遵行。究竟民国政府主意如何?日代表在此专候,请速核夺电示。”   鉴于盛宣怀的迟疑,临时政府于1月25日和三井物产议订了关于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案(亦称南京草约)。根据其日文抄件,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汉冶萍公司由中日合办,公司资本为3000万日元,各出一半,权利相同。将汉冶萍公司此前已借的1000万日元充为日股,日方再借入500万即可;日方借入的500万,由公司借给民国政府,一部分以现金支付,一部分用于向三井购买军火。为及时拿到借款,在草约所附的“中华民国政府之认证”中还表示:“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在(汉冶萍公司)股东大会开会前,公司先以大冶铁山为抵押,借入200万乃至300万日元,作为该合同草案所订之公司借与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政府承认采取适当措施,与汉冶萍公司事业经营所在地之湖北、湖南和江西各省官宪交涉,不得因其他地方事故,而妨碍公司业务”。此外,临时政府与三井物产亦订立了“权利合同”并附有“认证”,内中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同意将来对中国之矿山、铁路、电气及其他事业让与外国人时,如条件相同,则先让与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述合同草案及认证书抄件,均无日期,更无孙中山、黄兴二人的签署字样。   南京草约议订后,三井物产理事山本条太郎致电孙中山,要求南京临时政府向盛宣怀施压:“如本月底各项条件未能为盛所接受,谈判即作破裂论,贵政府即可对汉冶萍及盛氏产业采取必要步骤。请阁下将此点电盛。”孙中山当日复电:“已遵来示各点电盛”。   26日,盛宣怀接到了黄兴措辞更为强硬的函电:“前电谅悉。至今未得确切回答,必执事不诚心赞助民国。兹已电授全权于三井洋行直接与执事交涉,请勿观望,即日将借款办妥,庶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