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疯狗浪”.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疯狗浪”   1498年,哥伦布第3次前往美洲。当他的船队驶过特立尼达附近的海峡时,突如其来的超级巨浪将他的船队托起。哥伦布的船队侥幸逃生。他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将超级巨浪出现的这片海域称为“Bocas del Dragon”,意为“龙嘴”。从这个名字中,我们可以窥到当时的情景是如何可怕。   同样是遭遇突如其来的巨浪,“安妮?珍妮”号就没这么幸运了。1853年,这艘载着500位移民的轮船在从英格兰驶向加拿大的途中被超级巨浪击中,仅有100多位幸存者活着踏上了陆地。   1916年,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前往大西洋的南佐治亚岛途中,船队遭遇了“疯狗浪”。“有一日,从滔滔波浪中突现一道气势磅礴的巨浪……巨浪重重拍下,击中了我们的船,在周围的水流冲击下,船身颤抖不止,但也许上帝听到了我的祈愿,最后我们的船竟然躲过劫难,载着我们逃离了这海上的怪浪。”   从人类开始航海起,就不断有水手声称自己遭到超级巨浪的袭击。这种超级巨浪被形象地称为“疯狗浪”。由于“疯狗浪”来无影去无踪,一直被认为只是一种传说,就像海妖塞壬的歌声一样。   那么,神秘的“疯狗浪”真的只是传说吗?   沃尔特?蒙克和实地海浪观测实验   说起“疯狗浪”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及沃尔特?蒙克和他的实地海浪观测实验。蒙克出生于1917年,是美国著名的海洋物理学家。他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恢复了对海浪的研究,并研发出一种能快速反推海浪轨迹的公式。经过一番计算后,他惊讶地发现:拍打墨西哥西海岸的瓜达鲁普岛海滩的海浪,竟是从印度洋南部的某个靠近南极洲的地方传来的,两者之间相隔14 500千米。   蒙克当时就蒙了:形成于地球另一端的波浪,真的能跨越南极点附近、穿过澳大利亚、跨过新西兰、横越广袤的太平洋,最后抵达墨西哥吗?他决定找出问题的答案。   1957年,他开始着手设计一项范围覆盖全球的实地海浪观测实验。6年后,这项筹备已久的计划终于得以启动。蒙克带妻子和2个女儿来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的萨摩亚岛。与此同时,团队中的其他5位成员也抵达了各自的目的地:新西兰的帕利斯尔角、南太平洋的一座荒岛、夏威夷、向北行驶的科考船以及阿拉斯加的雅酷塔特海岸。   。   因为波浪的传播速度不同,首先探测到的是传播速度更快的波浪,随后才能探测到波长较短的波浪,因为长波浪和短波浪之间的变化非常典型,所以两个波浪是不是同一个诞生地很容易鉴别出来。每位成员都随身携带灵敏度极高的测浪设备,能探测到1.5―3.2千米外浪尖仅为0.1毫米高的微型波浪。   实验数据显示:6位科学家所追踪的海浪的确跨越了半个地球,抵达了阿拉斯加的雅酷塔特海岸。根据蒙克的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引发波浪的风暴形成于两周前,在离澳大利亚珀斯西南约4000千米的两座积雪火山岛附近海域。事实证明了蒙克的理论是正确的。   风暴离去后海面会恢复平静,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风暴的能量会转化成某片海面上的波浪能,这种波浪在没有推动力的情况下也能移动,科学家称这种波浪为“自由波”。自由波不需要风力推动,其自由移动就成为“涌浪”。所谓“疯狗浪”,其实就是涌浪。   “疯狗浪”也能实验室制造   与蒙克差不多同时,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托马斯?布鲁克?本杰明和J.E.费尔也有了新发现:当长波浪与短波浪相遇时,一个波列中的所有能量会骤然聚集在几个“怪波”之中――有时甚至只有一个。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两位科学家在伦敦郊外的一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实验。他们设置了一个400米长的拖曳水池,并配备了造波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设备。造波机以不同的速度搅起水浪,在离它较近的地方,波浪均一而平稳,可到了大约60米外,这些波浪就开始变得扭曲,并形成了短暂的大浪。这些短暂的大浪就是被人们称为“疯狗浪”的超级大浪。   虽然本杰明和费尔在实验室里确实制造出了“疯狗浪”,但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研究者大多认为这仅是理论上存在可能而已,真实的海洋世界里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仍坚信“疯狗浪”只是传说而已。直到1995年元旦这天,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才得以转变。   “疯狗浪”并非传说   1995年元旦,挪威海以外约150千米处的北海,德劳普纳海上平台的周围波涛汹涌,有效波高达到12米。下午3点20分左右,平台上的加速度计和应变传感器检测到了一次巨浪,数据表示这次巨浪的波峰比周围的波谷高出了足足26米。   “德劳普纳巨浪”被媒体报道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疯狗浪”真的存在。但即便“疯狗浪”被仪器真实有效地记录下来了,大多数人仍坚持认为这只是特例而已,是百年难遇的超级巨浪。不过,“德劳普纳巨浪”的出现,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并推动“疯狗浪”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   为了更好地研究“疯狗浪”,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