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十一讲禅与艺术 禅与中国文化 教学课件.pptVIP

第十、十一讲禅与艺术 禅与中国文化 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十一讲禅与艺术 禅与中国文化 教学课件

第四章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 ——“宗教的立足点是艺术的东西,宗教属于艺术”。 第一节 禅与山水画 一、宗炳《画山水序》 《画山水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讨论山水画的文章,其作者则是晋宋之际僧人宗炳。 宗炳受到顾恺之、慧远的影响,著有《明佛论》,是慧远思想的继承人。慧远对魏晋山水画的贡献在于其形神论。 慧远:形尽神不灭 神者,精极而为灵者也。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形有靡而神不化。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神者,精妙难言,精神为不灭,神有灵动之意。同时,形虽可表现神,但形尽而神不灭,以形传神,而神高于形。 顾恺之:传神写照 《世说新语》: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顾恺之在南京瓦棺寺画白墙上画维摩诘像,画成点睛之日,光耀夺目,轰动一时。 宗炳继承慧远神形关系说 山水画在于“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即以山水本来之形绘为画之形。 山水之形要表现出山水之灵,写形貌色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实,不是仅仅形色逼真即可,二要得山水之神。独立的山水画,非人物画,不以形之真实性为依据,而要把握山水之质,这种灵气非写实主义。 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素绡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以一图矣。 慧远《万佛影铭》 神道无方,触物而寄 体神入化,落影离(丽)形 将世界万物的美归之于佛的神明,万物光辉至美是神明之体现,此是将美归于神,而非形。 慧远: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感物而动,动必以情。 宗炳:山水以形媚道、神本之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无形之神栖于有形山水之中,山水为佛之神理,山水因此而有灵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山水画的价值:神之所畅 1)天地万物、山水是佛之神明感生,故通过描摹这种自然之神思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解脱,即所谓畅神。山水欣赏与个人意趣、佛教超世间解脱联系起来。 将“趣”、“灵”、“神”作为美学概念提出,建立了山水画论的审美原则。 2)将佛教中的形神关系运用于画作创作中,从感性形象中发现和体验某种精神境界,从审美感受中获得宗教生活的领悟。 3)确立山水画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空间视觉原则和构图逻辑。 二、王维与水墨山水画 王维,字摩诘,因爱好《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之风采而自名摩诘,又笃信佛教,故有摩诘居士之称。师事大照禅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世称“诗佛”。 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无论是诗作还是文字,山水画,均有较高成就。 擅用墨色,泼墨画法,将墨色泼称深浅浓淡不一的多种色调来表现山石林木之别,清雅洒脱而成自然情趣,突破魏晋细线勾描难于表达超逸气质的缺陷。 以水墨代青绿,成为中国山水画颜色的主干。“运墨而五色具”,自然之五色都孕育在墨色这一母色、玄色中。墨是各种颜色中最与玄相近的朴素色,最为自然天成。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 《雪溪图》,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无款。有宋徽宗赵佶标题“王维雪溪图”。被认为是王维唯一的山水作品流传至今。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此《雪溪图》构图平远,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着素纱的木拱桥把人们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条结冰的大河,横卧在画卷中部,水平如镜,波澜不兴;远景,河对岸雪坡、树木、房舍等平卧于黑水之上,掩映于茫茫白雪之中,使画面更加深远。使观者沉浸在一片宁寂的山村境界之中。 画作别出心裁,不拘一格,重内心体验的表达,倡导妙悟,超脱尘俗。后人评价其画“意在尘外,怪生笔端”。下为《辋川图》。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曰: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 又有《袁安卧雪图》,谓雪中有芭蕉,与常理不合,但与禅宗超二元对立思维相契,跳脱思维窠臼,传为画坛公案。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