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 A组: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2) 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3)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4)厄他培南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B组: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A组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 (1)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还可同时联用氨基糖苷类;(2)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静脉注射喹诺酮类;(3)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氨基糖苷类 4 根据耐药现状制定抗菌药物换药策略 大量不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但选择出产ESBL、AmpC的大量耐药菌,而且也是目前医院感染中 MRSA、MRSE及VRE发生率明显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选择性压力 第 三 代头孢菌素 过度使用后的选择作用 G- G+ 产 ESBL 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等 高产 AMP C 酶的 肠杆菌属菌,枸橼酸菌,沙雷氏菌等 MRSA, VRE, PRP 对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等耐药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耐药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第四代头孢菌素 万古霉素 选择性压力 干预措施: (一)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二)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四)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3.25) 引入马斯平前后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的变化 肠杆菌科细菌(n=264) 肠杆菌属(n=11) 枸橼酸菌属(n=12) 1995年之前:使用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的原治疗方案 1995年1月之后:使用马斯平的新治疗方案 Geffroy CE, et al.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ebrile Neutropenia Brussels.December 10-13,1997,Abstract # 30 马斯平策略性换药替代三代头孢菌素后 肠杆菌科细菌恢复对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 (法国Centre Herri 医院 1995-1996)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90% 79% 94% 87% 敏感率% P=0.017 P=0.035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90% 10% 90% 10% 敏感率% P=0.0003 P=0.0003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86% 50% 75% 56% 敏感率% P=1.0 P=0.620 最新国内抗生素干预研究用药 赵宗珉,锗云卓,陈佰义等,《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9月第46卷第9期 最新国内抗生素干预研究结果 替换前、后期产ESBLs大肠杆菌发生率对照 产ESBLs大肠杆菌发生率 下降58% P=0.009 第1-3个月 第7-9个月 赵宗珉,锗云卓,陈佰义等,《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9月第46卷第9期 ①抗生素“干扰”策略 如业已证明有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使用相对不易耐药或“低耐药潜能”的新抗生素,如选用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取代高耐药率的三代头孢菌素等,此即所谓抗生素“干扰”策略。 ② “降阶梯”治疗策略 在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ICU内血源感染, 应及早应用覆盖所有可能病原菌的联合、广谱抗生素方案的经验治疗,48-72h获得病原菌诊断后,立即改用敏感抗生素即窄谱/相对窄谱抗生素的目标治疗。此即所谓“降阶梯”治疗策略。 ③“转换”治疗策略: 在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静脉应用抗生素,3-5天后病情显着改善,可改为口服同类抗生素,如后者血药浓度能达到前者水平,就称为“序贯治疗”;而口服?-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时血药浓度达不到静脉给药水平,但不影响疗效,此即为“降级”治疗。 ④门诊胃肠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策略: 指征:无致命性危险因素或病理生理状况,但病情需要静脉给药,可在门诊或家庭实施。 质控:选用有效、安全、稳定性高、半衰期长的品种,如头孢曲松每日一次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