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绪年间的钱贵银贱与江南制造局铸钱
一
清光绪年间,钱贵银贱,银两、银元兑钱数继续减少,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问题之一。以上海为例,光绪三年十月初九日(1877年11月13日)鹰洋每元可易制钱1019文;而初六、初七日鹰洋一元的换钱数还不到千文。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钱价更为高涨。光绪二十一年,鹰洋一元的换钱数,“渐减至九百数十文,甚有减至八百数十文者。无论贫富,咸受亏耗,实为数十年来所仅见。”用洋钱买物,如不到一元,须要找钱,至少要买到五六百文,卖者才肯找。民间以洋钱换钱,先要用大洋换小洋(银角),再用小洋换钱。“以大洋换小洋,已吃亏数文十余文不等,再以小洋换钱,则每小洋又吃亏一二文三四文上下。”“一转手间,吃亏奚止一二十文。况市侩见钱缺乏,格外居奇,格外刻算,出入之弊尚不止于是耶!”
钱贵的原因,一是由于铸钱减少。同治以后,因铜价上涨,铸制钱亏本,各钱局多不愿铸。光绪十二年,侍讲学士龙湛林奏请“规复制钱”,建议将制钱重量由原来的重1钱2分减为1钱。慈禧命军机大臣会同户部、工部堂官妥议具奏,醇亲王奕?X一并与议。他们讨论后提出以三年为期徐图规复的方案,经慈禧批准。但半年后又上奏说,“机器铸造工本过巨,京局开炉恐滋市井疑虑”。慈禧览奏大为震怒,下旨将户部堂官全都“交部严加议处”,还要求规复制钱“限于一年内一体办理就绪,毋再迟延干咎”。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改变不了各地对铸钱亏本的经济考虑,一年规复制钱只能是一句空话。光绪年间铸钱数量大减,钱价上涨成必然趋势。
钱贵的原因,二是由于私销严重。私销铜钱是历代封建王朝都存在的弊病,清朝也不例外。光绪年间铜价高涨,更促使私销行为的泛滥。私销制钱,或用来私铸小钱,或用来打造铜器。私销制钱有直接私销者和间接私销者。光绪八年有人指出:“贪夫玩法,习为故常,以铜六斤和入铅砂,铸私钱二十五千,利至厚也。钱肆主人则以千钱重六斤十两以上者,谓之铜坯,易私钱十四千,搀兑之数每百二三焉。又为铜器作坊拣选白铜、紫铜二色钱之极重者,每钱八百,偿以鹰饼一枚。”这里所说的“贪夫”就是直接私销者,而某些钱店老板则是间接私销者。后者以每千枚重6斤10两以上的制钱提供给私铸者,换取私钱14千,在支付钱文时搭用百分之二三以获利。他们又拣选极重的白铜、紫铜制钱,卖给铜器作坊,每800钱可换取鹰洋一枚。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在禁私毁制钱札文中指出:“本部堂访闻近年来各处市面制钱匮乏,多由各铜铺以铜价昂贵,毁钱为器,较之购铜为器利几数倍。遂于夜间密室,任意私毁改造器具,售卖渔利。此种奸商藐法妄为,实堪痛恨。”可见私销风气之盛。
除以上两个原因外,还有所谓第三个原因,即铜钱外流。但这究竟是不是原因,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有人著文认为,江浙之钱流往北省,日人从辽东运钱回国。“东省虽非富有之地,而民间日用之钱为数奚止亿万计,虽未必尽为日人所有,而日人所取者当亦不少。日人将中国之物无不运回东瀛……则辽东一省之钱流入日本可知矣。”又说:“日本虽产铜,而现亦不足于用,故从前所铸宽永钱流人中国后,即渐收回销毁为器,故现在宽永之钱中国绝不一见。可见日本缺铜已久,岂有视中国之钱而不运载回国者乎!现在缺钱之故虽不尽系乎此,未始不系乎此也。”接着在十二月,御史王鹏运也在奏折中提出:“光绪十一二年问……即有倭人串同内地奸商,以银易钱,装运出口。以致各省钱价陡长,银价愈低,于时乃有鼓铸制钱之议……倭商购去中国制钱,将其中金银提出,已敷购钱资本……以净铜售诸中国,本一而息三倍之……此次倭索偿款多至二万三千余万,彼以一万万两购钱出口,可买尽中国制钱。”反对者则辩驳说:“夫东洋固产铜之国,频年之运铜入中国者,舳舻几衔尾于途,泰西亦不乏精铜,何致私购中国之钱运之而往。况各国无有以铜钱贸易者,如日改铸器物,则钱中既有砂铅搀杂,熔之必斤两减缩,且质亦不甚精良。如日提出金银,则稍知化学源流者,胥谓必无此事。即各关司榷者,亦岂皆耳无闻而目无见,何致任若辈尽情捆载,漫无所知。为此说者,大抵即私毁私铸之奸民,欲掩盖己之罪名,故巧为说辨,以冀诿之于各国也。无稽谰语,贻笑方家,奈何大吏竟形诸奏牍之中,而文人亦深信不疑,采入著作耶?”“大吏竟形诸奏牍之中”说的就是王鹏运。
为防止制钱外流,各地纷纷实行禁止出口的政策。但“所谓禁止出口者,不仅禁出外洋之口,本省之钱不准运至别省,本邑之钱不准运至他邑,以致不能流通”。这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此署两江总督(光绪二十一年十月至二十二年十一月在任)张之洞特下谕弛禁,指出:“禁止出口者,惟禁止出江海之口,至近地不能不使之流通。江北之钱准运江南。江南之钱准运江北。”禁钱出境政策的出笼,反映了各地制钱缺乏的严重程度,以及地方官面对钱荒而产生的惊慌失措的心态。
为了解决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艺术品市场.doc
- 给戏曲插上飞翔的翅膀.doc
-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石鲁绘画笔墨辩证观.doc
- 更靠近市场 更贴近读者.doc
-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doc
- 更正与道歉中的新闻道德.doc
- 耕石为砚 运刀成艺.doc
- 耕耘心灵深处的那片净土.doc
- 耿仲琳近作新《絮》.doc
- 工笔画家韩嘉明访谈.doc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4-2025学年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a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