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州博物馆所藏王一亭书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州博物馆所藏王一亭书画   在很大意义上,“海派”并不是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流派而驰骋中国艺坛的。如果仅仅如此,海派显然不可能从任伯年、吴昌硕到现在的程十发诸人,绵延近两个世纪。事实上,尽管海派只是一个松散的甚至几乎没有任何机构的组织,但它在中国艺术界地位的确立和坚定确实是因为它的成员之间的相互提携和奖掖,比如任伯年之于吴昌硕、吴昌硕之于王一亭。于是,此种影响下的新旧海派的传承便使得海派始终能站在中国艺术的前列。而且,海派画家活跃于社会活动中,周旋于商贾之间,故他们的创作题材也大大增加,在商贾非纯文人传统的审美观的引导下,形成了“海派”在传统画基础上,更具灵活创意和富时代感的艺术风格。在此,介绍海派画家王一亭其人及湖州博物馆馆藏的王一亭作品。       王一亭(1867―1938),名震,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出生上海,40岁时曾返吴兴北郊白龙山麓居住,逐以白龙山人为号。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外祖母家抚养长大。十岁时,外祖母授以《孝经》,这是一种内有插图的小册子,他见图而喜之,以手指摹仿,所以自幼即喜爱绘画。十三岁时,进入上海“慎余钱庄”当学徒,晚间到“广方言馆”学习外国语。在钱庄中,他利用余暇挥毫作画,由于天资聪颖,日久之后,居然无师自通,逐渐入门。据说某次钱庄经理命他绘画一幅,交裱画店装裱时,适被任伯年看到,对其画大加赞赏,以此机缘,一亭即拜任伯年为师,由此绘事日进。二十岁的时候,进入李平书(上海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企业家、书法家)经营的“天余号”工作。“天余号”拥有若干艘货船,经营海运业务,一亭初任跑街,主要职责是收存与放贷银元,建立与客户们的借贷信用关系。旧时钱庄里有一句行话:“看一座钱庄兴旺不兴旺,就看跑街灵光不灵光!”一亭以其精明干练为李平书所赏识,很快升为经理。光绪三十三年(1909),日本“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在上海设分社,以李平书的推荐及作保,一亭担任分社买办,后来又兼任“日本大阪商船会社”买办。这时一亭年始四十,已跻身入上海绅商之列。1912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协理,1923年被推选为上海总商会主席,1927年又被推举为上海商业联合会主席。      王一亭不仅是商界引人注目的人物,而且被誉为“民主革命的功臣”。宣统二年(1910)九月,陈其美、于右任、宋教仁等在上海创立《民立报》,宣扬革命,一亭与李平书、张静江等全力支持。这时,一亭已加入了同盟会,并且担任上海分会的财务科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3日上海革命军攻打制造局失利,陈其美被清军拘禁,一亭与李平书亲访制造局总办张士珩,请求释放陈其美,张士珩不允,一亭归来,立主再猛攻制造局,终获成功,救出陈其美。上海光复,革命军推陈其美为上海沪军都督,李平书为上海民政厅长,而一亭也担任了农工商部长,并兼任国民政府财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他常出面邀集沪地商贾筹措军费,支援革命。1913年宋教仁遇刺,王一亭负责建墓于上海闸北公园,并解囊接济讨伐袁世凯,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被袁氏通缉。其后他深居简出,不问政事,寄情书画,潜心佛学。除社会公益之事外,他常居住于上海梓园内。1909年参与发起豫园书画善会,亲自带头挥毫,且募集名流书画以济贫困。他利用自己在商界和政界的崇高地位,慈善义举受到民众的欢迎,经他募集用于赈济之款高达一亿元之巨。抗战初期,上海陷敌,他因服务日商日清轮船公司多年,与日本人相处颇久,即赴香港,表明心迹。旋因病重,由医生护送返沪逝世。   在艺术成就上,王一亭早年师事任伯年,人物、花鸟、山水皆擅长,尤其以人物更为出色。后得识吴昌硕,过从甚密。两人谈艺挥毫以为日课,王吴所合之作,人们尤喜,一时蔚为风气,两人也成为了20世纪初的上海书画艺坛中的“海上双璧”,人们美誉:“古称鲍管,今见王吴,先后辉映堪相匹云”。他画风渐趋成熟,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而他在艺坛的活动,恰恰又成了海派发展的推动力,使得他成为中国近代艺术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湖州博物馆馆藏有王一亭作品若干,现就几幅略作赏析。   苕溪钓游图轴   纸本纵150厘米横81.5厘米   苕溪发源于天目,流经吴兴城中汇入太湖,一亭作此图,表达其对家乡的思念并向往家乡闲适的生活。画中用墨点染出山石的阴阳转折,???皱褶,皴染看似随意,却极富力度,受任伯年画石的影响颇深。又以快笔画出波纹,画中细处是渔船和渔翁,体现出早期作品工整简约的风格。款署:“甲寅孟秋白龙山人王震写于海上海云楼”。右下方钤印:“苕溪钓游处”。   双雀扇面   纸本纵18.5厘米横51.5厘米   1923年作。与早期作品中的大写意画雀有所区别的是,此幅画中以墨块的深浅效果,将双雀立体化,笔简而神。两只鸟儿体态肥胖圆润,葡萄用墨厚重,淡墨刻画花朵和渲染假山石,整幅画面浓淡有致。款署:“牖民仁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