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庆青花瓷器管窥
嘉庆至光绪这一阶段属于清代中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日渐衰落,社会开始发生动乱震荡,内忧外患不断,景德镇瓷器生产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正如《陶雅》一书记载:“嘉道而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在历史上有关这一阶段瓷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文字记载不是很多,而后人对清代瓷器发展的研究又往往截止到乾隆朝瓷器,其后的瓷器生产状况的叙述偏少,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事实上,从整个清代瓷器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阶段也是不可或缺的,分析了解这一阶段的瓷器特点也是很有必要的。仅从清宫收藏的清代中、晚期瓷器来看,有大量青花、粉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瓷器,青花是主流品种,尽管制作水平上无法与康、雍、乾三朝青花相比,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观赏用瓷,其制作也还是非常细致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陶雅》一书在记述当时瓷业状况时说:“极精之品,犹自有不可埋没处”。
从传世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来看,其共同特点是:1.瓷质缺乏坚硬感。2.釉面稀薄,比较松软,由白中闪青逐渐趋于亮白,常见“浪荡釉”。3.小件日常生活用瓷增多,大件陈设观赏及创新器物少。4.纹饰上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龙、凤、八宝、缠枝花卉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大量出现,许多取材于动、植物的谐音,有些艺术格调不高,对于一些植物花卉的描画,看似规矩,精细度却不够,看不到深浅浓淡和层次变化,用笔显得过于简单草率。
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在生产的数量上,嘉庆、道光、光绪三朝烧制最多,其次是同治朝,最少的是咸丰朝,咸丰青花包括其他彩瓷等品种也不到千件,这与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因战火被毁,一度停烧有关。
嘉庆时期(1796-1820年)共25年,清代社会经济历经康、雍、乾盛世开始走向衰落,受财力的影响,景德镇御窑厂的整体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都大为减少,许多成本高,制作难度大的瓷器不再烧造。据内务府广储司卷烧造瓷器条所记,嘉庆四年(1799年),将每年烧造官窑款项,由一万两改为七千余两,不久又减为五千两,嘉庆十一年十一月,又奉旨“自明年为始,九江关呈进大运瓷器,着减半烧造”。于是又从五千两减为二千五百两。受乾隆皇帝退位,当上太上皇的影响,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是延续乾隆朝的风格,造型、尺寸、纹饰及画风都是以乾隆瓷器为蓝本,没有太大的突破,若不仔细观察比较,有的器物还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的水平。嘉庆中、后期这一段,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优秀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
笔者研究清代瓷器多年,结合故宫博物院藏品及相关资料,综合归纳嘉庆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胎釉胎体洁白,重量偏轻,但欠致密,釉面部分白中泛青,细腻润滑,底部釉层薄的偶见“浪荡釉”,有的器物足根呈尖状。
青料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图案,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嘉庆后期青花色泽开始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烧造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相比品种要少的多。
造型嘉庆青花的造型整体上继承乾隆风格多,变化创新式样少,日常生活用瓷多,大型陈设瓷少,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常见品种有:盘(圆口、撇口、温盘、格盘、高足格盘)、碗(葵瓣式、四方委角式、折腰式、盖碗、高足碗)、杯、盖盒(圆形、腰圆形、四节盒)、渣斗、水仙盆、壶、轴头罐、烛台、笔筒、执壶、茶壶、茶托(海棠式、菊瓣式两种)、蟋蟀罐、猫式香熏、温器、长方四足炉、缸、绳耳尊、双耳瓜棱尊、兽耳灯笼尊等。当时很流行帽筒及成套的餐具。
文房用具有:水盛、笔洗、印泥盒、笔筒。
瓶类多为陈设观赏有:蒜头瓶、撇口瓶、玉壶春瓶、直颈瓶、绶带耳葫芦扁瓶、梅瓶、洗口瓶、双耳扁瓶、螭耳瓶、贯耳瓶、赏瓶、胆式瓶、葫芦瓶等。许多瓶的颈部都流行饰对称双耳。
整体上看,嘉庆青花的造型线条不太柔和,大器略显笨拙,轻巧程度不如雍正青花,工艺水平和品种上不如乾隆青花,尽管早期有些精美器物风格上与乾隆青花相差无几,但精细程度还是不够到位,缺乏精雕细琢。而有些嘉庆民窑青花制作上就更显粗糙了。
纹饰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主要有:缠枝莲花、勾莲、把莲、折枝花、八宝、八宝勾莲、三果纹、团花、缠枝牡丹、缠枝葡萄、海石榴、梅花、鱼藻纹、八卦云鹤、荷花、松竹梅、花蝶纹、蝠寿纹、云龙、云凤、飞凤、双凤、龙凤穿花、夔龙八宝、梵文、回纹、开光诗句、异兽、璎珞纹、葫芦纹等。其中以传统的龙、风纹、缠枝莲纹和博古图最多。这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