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十年乡村影视生态叙事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近十年乡村影视生态叙事主题   [摘 要] 近十年来,影视镜像的生态基调成为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叙事的主旋律。从农耕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给自然生态带来轻重不同的危机。在危机与灾难面前,生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工业社会发展关注的主题。聚焦在中国近十年乡村题材的影视镜像上,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叙事,言说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人文生态旅游的科学发展观主题。   [关键词] 乡村影视;工业文明;生态和谐;绿色基调;生态旅游      世界银行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1]??但是,随着乡村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利用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对其造成的生态灾难,如水质恶化、土壤毒化、土地荒漠化、植被裸露化等问题日益明显,进而导致了不同程度上的“国在山河破”的生态失衡。   一、生态意识的历史警醒   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认为:“21世纪将是生态科学的世纪,也是生态文化的世纪。”[2]??如果说工业社会解决了人类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问题,那么它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生态环境的危机,即“环境或生态革命不仅局限于人类生存和福利,而且扩展人们认识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环境和其他人类生命的延续”[3]??。聚焦在中国近十年乡村影视叙事上,人―自然―社会成了三位一体的思考对象,目的就是在唤醒我们的生态责任与生态预警的家园保护意识。   基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再去反观中国千年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斗争史,人类社会实践并未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危害,但随着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华夏大地涌现出了数千座“速倾城”,乡镇企业也是遍布中国乡镇各个角落,在得到“金山银山”同时,却也在不同程度上牺牲了“绿水青山”。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就曾在2011年6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生态环保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问题,这一数据也表明“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4]??。因为“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在横向比较上,西方工业文明起步要比中国早,但从梭罗的《瓦尔登湖》到雷切尔#8226;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文本主题都在揭示同样一个道理:自然的危机其实是人自身的危机,是人性的危机,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危机,人类应该由自然意识向生态意识转变。[6]??雷切尔#8226;卡森认为:“当人类向着他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7]??如日本电影《下水道的美人鱼》将童话中的美人鱼转变成下水道中的美人鱼,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中,隐喻的就是工业文明语境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二、生态镜像的绿色符号   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生态世界观的“人―社会―自然”乃一活的生命有机体,内中体现了“我―你”的生态共存与对话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科学管理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诗学的、美学的问题。”[8]??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使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体现在近十年中国乡村题材影视上,如《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中村长钱大宝眼中“杏岭荒芜”的一幕,是对工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性的反思。《静静的白桦林》中,护林员老孙头从经济利益角度砍伐了很多树木,退休了则忙于“栽树”,在“我―你”的自然生态伦理中,向自然界的“索取”并非“杀鸡取卵”的竭泽而渔,在“取”与“予”之间维护一种生态平衡,因而他砍树“有功”,栽树“有德”。“护林员”老孙头一辈子守望着静静的白桦林,展示的是“护守”人类绿色生态的精神家园,因而“千里森林长廊”绿色基调的色彩符号,宛如动人的绿色音符,召唤着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浪漫唯美的南方农村戏《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中,围绕“退田还湖”为主题,叙说了“毁家、恋家、搬家、安家、富家、爱家”家园迁徙与安置过程,叙说的是人与湖的生态和谐发展问题。《绝地逢生》中,“恶狼谷”在蒙大棍的“十年劳作”下,从“石漠化的生存绝地”被改造成生机盎然的“桃花谷”,将生存绝地改造成了可耕地,特别是剧中的布依古寨、茂竹、秀林等绿色生态符号,传递出的是生态自然的绿色音符。《花开的美丽季节》中,百合村的工厂成了微山湖周边区域的污染源,在生态意识的觉醒下,将污染企业转为建筑材料厂,从而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展。特别是剧中的运河古道边的荷花、垂柳、渔船、夕阳等镜像画面,它们宛似一幅烟雨乡村风景图,颇有汪曾祺“大运河畔”乡土文学的牧歌情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