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纸伞
中国工艺美术-----纸伞 油纸伞、工艺伞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油纸伞既是我国传统的雨具,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与手工艺品 中国雨伞的发展简史 雨伞的发明 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古籍上记载:“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意思是说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伞。这个故事说明伞的祖师是鲁班之妻云氏,也说明了我国伞的历史距今已有好几千年。 伞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及用途 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就有了用帛制成的伞,但只有上等人才能用。显示统治者威严的黄色华盖伞据查证是战国时秦穆公最先使用,一直延续到清代。 东汉蔡伦发明纸后,就出现了在纸面上涂桐油的油纸伞,但那时的伞主要是黄纸做成,这说明我国油纸伞的历史距今2000年左右。 古今油纸伞文化 中国目前比较著名的纸伞品牌 浙江余杭油纸伞 江西甲路油纸伞、 湖北汉口油纸伞、 云南荥阳油纸伞 台湾美浓油纸伞 四川泸州油纸伞、 湖南长沙油纸伞、 福建福州油纸伞、 福建洋口油纸伞、 美浓纸伞 美浓油纸伞是台湾省高雄市地方特产之一。 ,美浓的手工艺极负盛名,尤以油纸伞为代表。油纸伞完全是用手工制作。细长的伞骨,都是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接着将做成扇形的绵纸,用棉籽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一把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 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绵纸的韧性,更使原本单调粗俗的绵纸变得亮丽透明。 背景介紹 舊名瀰濃,深處南部群山間,全鎮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客家居民,在這裡,客家人的文化傳統十分難能可貴地依然大致被珍存著。 油紙傘可說是美濃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最盛時期的紙傘店多達十餘家,曾經一度沒落,而現在已成為過往旅客追尋的焦點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1)選竹:要製作一把好的紙傘,當然最重要的是結構堅固,不易壞掉,所以特地選用孟宗竹做為傘的骨架。 (2)浸泡:但是孟宗竹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含有太多的甜份,容易被蟲蛀,所以必須浸泡在水中三個月,讓糖份去掉。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3)去皮:將竹子青色的皮去掉。 (4)刨青:將竹節削去,使得竹面光滑。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5)鑽孔:包括傘骨和傘撐,鑽孔並用棉線穿過,讓竹片組合在一起,傘骨就出來了,而傘撐的作法也雷同。 (6)組合:串聯傘骨、傘柄、傘頭。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7)糊紙:先將裁好的棉紙,泡在柿子汁中半小時,再將棉紙黏在傘骨架上,當整把傘黏完後,再用柿子水抹一遍,讓棉紙黏得更牢。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8)彩繪:由師 父在傘面繪畫或 題字,增加紙傘 的 美觀度。 油紙傘的製造過程: (9)上桐油:利用棉紗沾桐油,以推揉的方式在傘面和傘內上桐油,這樣傘才可以防水,且更加堅固耐用。 (10)蔭乾:讓傘在室內蔭乾,才不至於傘面龜裂,到此終於誕生了一把紙傘。 * * * * 唐代,油纸伞广泛在民间使用。这一时期,由于专门用于书画宣纸的出现,出现了专门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在伞面写字绘画的的书画油纸伞。也是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韩国、台湾、南洋等地。 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颜色以绿色为主,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集市上人们用的就是这种“绿油伞”。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据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时,带去了中国的油布伞,欧洲人经过改进,进而发展成了现代意义的折叠伞。元代以后,油纸伞、油布伞一直是我国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明清代时期,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们也喜欢在伞上创作。2005年3月,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上,文征明创作的一把山水画油纸伞拍到98万美圆的价格,可惜古代流传至今的名家创作的油纸伞很少很少。 清代以后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油纸伞一直是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钢架布伞的普及,油纸伞的雨具功能被钢架伞、折叠伞取代,油纸伞也逐渐退出了市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作为怀旧文化代表的油纸伞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其功能已不再是做雨具,主要是旅游纪念、礼品、装饰、收藏等,为了与这一功能相适应,丝绸、仿丝绸做材料的工艺伞大量出现。 纸伞因要上桐油才能使用,所以又叫油纸伞、油伞,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各类人们的热爱,综合古今油纸伞文化,可以概括为: 1、代表多子、多福。伞架为“人”字形(由几十个人字形状组成);伞字繁体是“伞”,从繁体字角度看,是人字头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