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经验的理论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经验的理论解析   景德镇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为景德镇之古地名),已有2000多年。景德镇名称始于北宋,当时宋真宗皇帝派官员来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满足官府之需,命陶工将当时的年号刻于器底,即署“景德年制”底款, 由于所造瓷器“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皇帝便诏谕将地名改为景德镇,至今已有1006年(1004―2010)的光辉历史。向皇帝进贡瓷器,既是荣耀的也是危险的事,即不但要求器物在当时是精美绝伦的,而且要满足统治者不断奢侈的苛求,完成不好统治者是要治罪的,这就使瓷工们更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了。千百年来,景德镇的制瓷先师们,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在实践中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生产传统工艺,使景德镇瓷器获得“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赞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测试手段的进步,吸引着很多中外陶瓷学者前来景德镇探求景德镇传统制瓷经验之奥秘。现年八十六岁的陶瓷老专家祝桂洪,不顾耄耋之年的辛苦,爬山涉水深入陶瓷原料矿区,走访传统制瓷车间现场,利用自己多年在瓷厂工作经验和高校专业教学心得,呕心沥血进行系统总结,编著出《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一书,将千年制瓷宝贵经验从理论上进行解析,图文并茂,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陶瓷生产专业著作。   书中第一章从原料开始,搜集了景德镇传统陶瓷的所用原料,其中有些为人所知,有些是鲜为人知的,这些原料有:瓷石和釉石、釉灰、高岭土、紫金土与乌金土、珠明料与叫珠子、铅晶料与锡晶料、窑渣(窑汗),以及其它原料如铜花、青矾等。解析了其中有的原料只要稍作方便处理就可以显著改善其使用性能,例如经过尿沤(历史上的瓷工们往往有意用尿)的釉灰(即俗称二灰)就比头灰的工艺性能良好,不会出现釉浆胶凝现象,利于细瓷的吹釉和浇釉。这种明显的作用,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制瓷先师们讲不出其道理,而本书则解析清楚了,是因为其中的尿素[Co(NH.)].在尿醚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碳酸铵,碳酸铵与熟石灰作用,使Ca(oH)。碳酸盐化,生成铵离子(NH’.)与粘土中的Ca作用,形成NH’.粘土+Ca”,从而使釉浆解凝,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我在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化验室做过了一系列的釉浆胶凝现象和解胶措施的实验,其中也证实了尿素类物质确有一定的解胶作用。   第二章坯釉的制备。着重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原料特别的粉细方式,即千百年来利用取之不尽的山涧流水的水碓舂细。这种独特的方式不仅廉价而且效果很好。书中详细地分析了其原因。传统的方法常为看似简单而效果极佳的方法,如淘洗、沉淀和制“不” (读d正n,制成砖块状的陶瓷原料), 以及进入瓷厂的再淘洗、滤浆、踩泥和陈腐,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坯泥的使用性能。特别是成型使用前的打泥(揉泥),有经验的师傅经其打过后的泥团,比真空练泥机加工后的还好使用。祝先生指出他在北京798厂挤制壁厚只有0.3毫米的小瓷管就有这样体验,因为这是在打泥中的泥团经过搓揉、挤压、捧拉和拍打,所有操作都是多方位的,有利于其中的气泡充分排出,达到泥团“熟化”的程度。   第三章成型。祝老详细叙述了拉坯成型、整型、利坯、琢器做坯,以及雕塑、雕镶与雕削。作为传统成型方法,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瓷工的提升,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由一堆泥团置于辘轳车盘中心,旋转中在拉坯工的手下顷刻便成了所需要的器型,如何得来?印坯工的整型,达到了整齐划一的程度,要点是什么?而利坯工的修削,使器型达到坯薄如纸、且厚薄一致,其原因何在?书中对此都作了一一分析。至于传统的琢器做坯,在书中单列为一节加以阐述。凡镶方棱角、模印镂空之坯,平板薄胎等之瓶罐壶缸类,以及?尽㈤住⒁汀⒕破鞯染?称为琢器,书中比较了其与圆器拉坯之异同、操作特点及工艺设备等。还对雕塑雕镶与雕削,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用塑性成型和注浆成型法,如何做到在器件上的配合和相辅相成,等等。   第四章干燥。这是伴随生产过程中从成型到进窑各阶段的重要环节,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的干燥布局非常巧妙,在作坊为一条龙的操作:打泥、拉坯、印坯、利坯、施釉、挖底等一系列工序上空,房屋遮阳的一面是阴干(晾干)的坯架,露天一边是晒坯的坯架,根据不同的工序要求,充分利用空间,灵活掌握坯体阴干和晒干的水分,以利生产合理连续进行。书中对此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以后相继使用的地坑烘房、蒸气管道烘房、热风烘房、链式干燥器、电热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微波干燥器等工艺设备,特别是对废气循环的研究,要求降低热耗和锅炉的负载,减少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总结出了五种废气循环方法,从而提高干燥效率。   第五章烧成。从实际到理论专门阐述了景德镇窑(简称镇窑),这是千百年来在景德镇所形成的独特窑种,其始建于陈代(公元577-589年),发展到元代有此种窑300余座。其结构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