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效应动力学2012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Example: Aspirin;药物作用的特异性;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药物无需吸收,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2.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 /
吸收作用( absorptive action )/
系统作用( systemic action )
药物通过吸收经血循环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
发挥的作用.;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和两重性(结果);2.不良反应 ;▲ ⑴.副作用(side reaction) ;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危害性反应。;⑶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治疗矛盾)
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⑹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hypersensitive reaction,
过敏反应):药物(本身、代谢产物、药物
中的杂质)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注意
①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
②药理性拮抗剂解救可能有效。
③反应的严重与剂量有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伯氨喹、磺胺、呋喃妥因→正铁血红蛋白血症
→紫绀、溶血性贫血等。
乙酰化酶缺乏者
异烟肼→多发性神经炎.
肼屈嗪→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
假胆碱脂酶缺乏者
琥珀酰胆碱→呼吸暂停反应。 ;一、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P53);㈠量效曲线; C
A B D;⑴药物作用的规律(之一);①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阈浓度,threshold concentration, Cmin)
②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half-maximal
effect ,EC50 . Concentration for half-maximal effect);⑶ 曲线中段的斜率
愈陡→作用愈剧烈
越平坦→作用愈温和;2. 质反应量效曲线(见图);;LD50;5;根据质反应的累加量效曲线;100%;100%;一般认为IT>3较安全;A;⑴药物作用规律之二;⑵几个特定位点
①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 )
能引起50%受试对象产生某种治疗效应的剂量
②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能引起50%受试动物产生死亡的剂量
③ ED95
④ ED99
⑤ LD5
⑥ LD1;有效曲线与中毒曲线平行且没有重叠
恒量指标——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 ;安全界限(safety margin );药物作用机制 page 37;第二节 受体的概念及??展简介;2.孤儿受体;3.储备受体;二、受体的特性;三、受体命名、分类与受体调节;⑵受体分类;传统的受体学说认为:
未被激动剂激活的受体处于非活性状态;
受体的活性只能被激动剂激活。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需具备: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激动剂(agonist)
(α= 1);2.新方法分类;新分类;完全激动剂;对活性受体R* 和非活性受体R具有相同的亲和力,
并与R*和R 的结合保持动态平衡。;◎定义:与激动剂结合相同的受体,逆转受体
的固有活性,显示与受体激动剂相反的药
理作用。;部分激动剂;固有活性;反向激动作用依赖于:
药物本身和药物所作用的系统
⑴在静态系统中:反向激动剂不起作用,
(因受体无自发活性,如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⑵G蛋白偶联受体系统中,反向激动剂和部分反
向激动剂可降低效应至基础水平以下,产生与
激动剂相反的效应。
⑶在静态系统和蛋白偶联受体系统中
中性拮抗剂的净效应均是零。
;E;E;⑶受体调节;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P44);◆ 耐受性(tolerance)
◆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依赖性(dependence) ; 定义:连续多次用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增加
剂量才能产生原有药物剂量的药理效应.
特点:停药后可消失;???次连续用药又可发生 ;原因:
①药动学
吸收减少;转运受阻;消除加快(酶自身诱导)
②药效学
机体调节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XX附属医院“十五五”(2026-203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 页岩气压裂技术进展.pptx VIP
- 汽车理论精品教学课件:第四章.ppt VIP
- 小红书三美行业2025平台营销通案(生活美容、美发造型、美甲美睫).pptx VIP
- 拖拉机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课件第1-5章.pptx VIP
- 2025年粮食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大一网一《工控系统安全防护》实训一SCADA、DCS与PLC的脆弱性漏洞、安全威胁及安全风险的对比分析实训报告1-实训1 .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水利工程施工图核查与签发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中信期权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