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學習重點: 分析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國的原因。 分析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原因。 認識秦始皇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交通方面推行的措施。 認識漢武帝在「加強中央集權」、「建立士人政府」及「推行新經濟政策」方面實行的措施。 探究秦始皇與漢武帝的功過得失。 第1章秦始皇的統治政策 第1節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國的原因 第2節 秦始皇的統治政策及措施 一 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統治政策及措施 中國人史綱 柏楊 中華史綱 李定一 (秦始皇)雖然焚毀儒書,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對儒家學者仍繼續保留他們的職位,而且繼續鼓勵他們研究。 (焚書)目的在嚴禁以古非今者主張恢復封建,人們聚眾宣傳《詩》、《書》、百家言,以作「全盤古化」的活動,應該嚴加禁止。 評價焚書 文化措施 兩位學者對秦始皇焚書有不同的看法。你認為秦始皇以焚書的手段限制崇古思想是可取的嗎?參考兩位學者的見解,抒發你的意見。 思考指引 崇古思想對秦的管治有何影響?是否必須加以限制? 焚書有何負面影響? 還有甚麼其他方法可限制崇古思想? 文化措施 不可取 可取 焚書有助鞏固政權 當時崇古思想盛,不少人倡議復行封建,以古非今,不利秦的統治 焚書是限制崇古思想、加強統治的最快捷且有效的方法,在當時是可取的 焚書害處甚多,而且這是高壓的手段,不得民心,長遠而言不利統治 焚書會阻礙言論自由和多元思想的發展,破壞文化典籍,對當時和後世皆是有害無利,故並不可取 文化措施 咸陽地處西陲,故對朝廷控制東方和南方構成很大的限制。秦始皇可修築以咸陽為中心的道路網,以加強朝廷對東方及南方的控制。 五 秦始皇在交通方面的統治政策及措施 首都咸陽的位置對朝廷控制全國有甚麼限制?有甚麼辦法可以解決這些限制? 2. 開鑿運河 ?由於咸陽地處西陲,不便控 制東方。 1. 修築道路 ?馳道東至戰國時的燕、齊; 南至戰國時的吳、楚。 ?此外,由咸陽築直道至九原 郡。 馳道和直道既方便秦始 皇巡行各地,亦有利運兵輸 糧。 ?秦始皇下令疏濬鴻溝,以貫 通濟、汝、淮、泗諸水。 ?又開靈渠,貫通湘江和灕 江,連繫了珠江和長江。 秦始皇遂以咸陽為 中心,修築馳道。 交通措施 靈渠 秦代道路遺址 秦始皇下令「車同軌」,統一車軌的闊度,規定馬車兩 輪之間的闊度為六尺,配合修建的馳道。這樣車輛可以 在全國通行無阻,有利各地經濟和文化交流。 3. 統一車軌 六尺 六尺 車軌與路寬統一,車子通行無阻 交通措施 * 秦統一天下後有何轉變? 秦朝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天下後 戰國期間, 秦國的疆域 天下一統, 但六國之民剛 被征服,或有 反叛之心 版圖大為擴闊 幾經辛苦,終於統一了天下,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轉變,我應採取哪家思想來統治國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儒家? 同學們又認為哪一家思想較適合? 為甚麼?試說說你們的意見。 ……還是用法家思想來治國比較好! 想一想,為甚麼秦始皇要以法家思想來治國呢? 秦始皇帝 其實戰國時期,秦已用法家思想治國。先細讀這段資料,再思考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治國的原因。 《史記?商君列傳》: 「 (秦孝公時,法家代表商鞅推行變法)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 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1. 沿襲舊制:商鞅變法,厲行法治,使秦國步向富強,為統一六國奠下基礎。秦始皇因而沿用法家思想治國。 明白了! 2. 鞏固統治:天下雖一統,但反抗勢力猶存,朕需要以嚴刑峻法治國,鞏固政權。 3. 提升君權:朕欲提升君權,法家提倡君權至上,正好為朕強化君權提供理論依據。 反秦勢力 朕以法家思想治國,是還有其他原因的。 秦始皇 要令人民臣服於我,朕必須要加強對國家的統治能力,集大權於一身。 1. 提高君主權威 你原本稱「秦王政」,為何後來自稱「皇帝」? 秦始皇 君權 朕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於是把三「皇」五「帝」的名稱合而為「皇帝」。 剛聽見你自稱「朕」,這又是甚麼意思呢?你為何弄出這麼多名號呢? 「朕」就是「我」的意思。朕統一天下後,規定只有皇帝才可以此自稱。此外,皇帝的命、令稱為「制」、「詔」,印章稱「璽」。目的是為了顯示至高無上的君威。我還定曆法、易服色、巡行天下、刻石紀功,以上種種舉措都能提高本皇的權威! 原來這些舉措背後有這麼深奧的學問! 2. 設立三公九卿 ?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三公,分別協助皇帝管理全國政務、監察及軍事。 ?三公以下有九卿,處理中央事務。 ?中央官員的任免遷調權, 全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九卿 要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独立董事述职报告.PDF
-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PDF
- 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正式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PDF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年报告摘要.PDF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PDF
- 北京品今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PDF
- 北京嘉源律师事务所关於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2017-HKEXnews.PDF
-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关于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之.PDF
- 北京土星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方案修订公告.PDF
- 北京地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大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