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宋人的童趣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建设有序开展,在对古城内西大街改造时,基建中发现一些古代城市遗迹和水井、窖穴里遗存有不少古陶瓷标本,其中宋金时期的陶塑与陶偶玩具题材丰富,非常引人注目。西大街从宋代至民国时期都是西安城的商贸和民居中心地带,大量的出土陶瓷器从不同层面还原了古人的生活层面,点点滴滴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通过对西安宋金陶塑玩具的赏析和相关资料考察,再现了陶塑这种宋金儿童游戏与节日流行玩具的历史,被淡忘的历史细节逐渐得以还原。
据了解,20世纪未至今,西大街很多基建工地发现的水井和窖穴里遗存有陶塑玩具及陶模,靠近西门甜水井的迎春小区一带出得较多。据民间藏界介绍,卜几年前,当时出土的陶塑玩具标本较多,完整的器物在民间收减市场上索价一两元;到了2005午,完整的要200元;到现在,完整或可拼合完整的已开价到2000元以上。随着宋金泥塑玩具日益受到美术界、考古界、收藏界关注,其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宋金流行的陶塑童子当时称作“磨喝乐”“摩喉罗”“摩侯罗”“魔合罗”等,源自佛典中的梵语“摩喉罗迦”,经过中土化演变为可爱的孩童形象,在唐代始有“摩喉罗”之称。作为儿童玩具,它在唐宋时期七月七日乞巧节前大量上市,主要是一种节令性玩具。四方游走的货郎也售卖这种孩童喜爱的玩具,在宋人绘画的货郎图中,货郎挑着的担子上就有小型夫妇偶人形象。
除了作为儿童玩具,这些以陶塑孩童为主的偶人也带有浓重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们一是用于七夕节向织女星乞求巧智,二是为祈生男孩,有“宜男”的吉祥寓意。宋代文献记载,当时的都城汴梁很盛行这种陶塑偶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摩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磨合罗多说“土偶”,实际是低温陶制,很多出土品都显示成品多是经彩绘的。除了陶瓷,还有木、象牙等质材。
宋代金盈之《醉翁谈录》提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唉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侈者,南人目为巧儿。”这里的“博”释为换取,当指孩童在节日上购买陶塑玩具。宋代话本《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描写了陶塑玩具作为商品买卖,记载“合哥挑着两个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焦吉庄里,问焦吉上行些个山亭儿,拣几个物什,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并提到“更把几件好样式底‘山亭儿’卖与我”,可知这类陶塑,尤其是带有建筑模型类的曾称“山亭儿”。在西安和镇江及河南等地,这种陶塑的佛塔、楼阁等数量很多,应该就是宋人所说的“山亭儿”。
由于磨合罗造型可爱,宋代孩童甚至在清明节仿效磨合罗形象。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市井儿童,手持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南宋陈清波绘制的《瑶台步月图》中,女子手捧的盘中也有一组偶人形象。元曲中提到“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诃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可知磨合罗是节日流行的玩具。
北宋时陶塑磨喝乐在东京汴梁非常流行,其他地方也有陶塑玩具制作。南宋时南方最有名的陶塑玩具由苏州制作,陈元靓在《岁时广记》说:“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进入内庭者以金银为之。”杭州至今地名中有“孩儿巷”,也与南宋人们喜欢玩这类磨合罗、泥孩儿玩具有关。
值得重视的是,北宋末天下最为赞誉的巧手塑匠并非京城工匠,而是?~州(今陕西富县)工匠田圮。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记述:“承平时,?~州田氏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一对至直十缣,一床至三十千。一床者,或五或七也。小者二三寸,大者尺余,无绝大者。予家旧藏一对卧者,有小字云?~??田圮。绍兴初,避地东阳山中,归则亡之矣。”说明北宋末陕西?~州工匠制作的泥磨合罗姿态无穷。另外从文献可知,当时这些陶塑玩具经常以“对”“床”“铺”等数量组合出售。
西安宋金陶塑被民间俗称为“宋代磨合罗”,按照造型分类有圆雕类与单面陶模类两种。按照胎质这些陶塑也分为两类,主要是红陶胎,也有偏白陶色的。从民间了解的情况是,西安古代陶塑玩具实际上在北宋地层出者少,主要与金元钧窑和金代耀州窑瓷器等伴出,实际上多是金代陶塑,相近造型的持傀儡孩童陶塑在西安和河南叶县文集金代商铺遗址都有出土,验证了这些陶塑多为金代制品。品种有宗教类的佛、菩萨、道教神怪和各类形态的童子、建筑模型、花卉树木等不少题材,甚至还有惟妙惟肖的春宫人物。有的模具里刷有金粉,有专家认为是脱模剂,但有些可看出确实是金粉。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这一时期陶塑玩具研究成果检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