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格化在表演中的魅力
摘要 “一切演员――形象的创造者,毫无例外的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演员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姿态、表情、风度、语言、声调等等把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逼真、无雕琢痕迹地展现给观众,这种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演出过程中演员对性格化表演技能的运用。本文就性格化表演的内容及性格化表演的处理方式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力求找出性格化表演的艺术魅力所在。
关键词 演员;性格化;人物形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用几句话阐明了表演艺术的基本法则:“一切演员――形象的创造者,毫无例外的都应该再体现和性格化。”这里明确提到了演员应该具备性格化的表演技能。那么什么是“性格化”呢?“指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时的一种技巧和方法,为了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演员运用技巧把自己的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感情、动作、习惯和外貌等加以控制、克服和改造,或者隐藏起来去掉,努力使自己具有符合人物性格的感情、动作、习惯和外貌,对角色进行设计,并用鲜明熟练的技巧把设计体现出来,从而使自己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不同于演员本人,不同于上一个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用这种创造方法的演员,就是性格化演员。例如著名演员张国立,他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饰演铁齿铜牙、幽默风趣、儒雅潇洒的大学士,而在《金婚》中则演绎了一个不修边幅、拥有一技之长、为人本分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因此,性格演员的特点往往在于他们在造型上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突然出现在某部影片里,令人吃惊,因为完全不像他在另一部影片中扮演的“另一个”。
同一个演员,饰演几个甚至十几个全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每个人物形象都逼真到位,在观众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记忆。这要归功于演员在表演中运用了性格化技巧。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演员奥逊?威尔斯说过:“一个演员永远只能从扮演他自身的东西开始,但也从不加进他自身并不存在的东西。”这里指绝不是只扮演自己,也不是所有创造的角色都是一样的。而是说任何角色的创造都是建立在自我这个基点上,从自我出发去塑造多样性的人物。所谓的本色演员,就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心理和逻辑去理解和阐释角色,在自身与角色中求同存异,而性格化的创作恰恰打破了表演艺术的这种僵硬格局。将自身和角色融为一体,并以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全方位地精确地去复活人物,通过演员自身的形体造型、步态、手势、节奏把人物的一切内外部特征掌握和运用得如同演员与生俱来的那样熟练和自如。抛弃演员自己饰演的“前一个”人物的印象,积极地性格化地去理解和演绎“这一个”的人物形象,使角色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以不变之身演绎万变角色。这就是性格化在表演中的魅力所在。性格化的表演技巧在成功塑造演员形象的同时,也拓宽了演员自身发展的戏路子。
理解是演员对角色进行性格化创作的基础。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二度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借用英国19世纪演员麦克雷蒂的说法就是“去测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字面下的思想,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只有把握对了人物的性格基调,才能正确和深层次地理解人物。并且,理解和感受的正误以及深浅决定着角色创作的成功与否。20世纪40年代曾被誉为重庆市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的张瑞芳在饰演李双双这一人物形象时,并不急于想去如何表演,而是试图在各方面去“包围”、去摸索李双双这个人物,首先要找到李双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其他性格色彩,怎样形成自己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她给人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方面进行对人物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于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时期心直口快、泼辣大胆、爽朗风趣的立体化女性形象。演员把握住人物的基调,再进行“光彩浓淡的描绘”,“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既体现出人物多方面的色彩变化,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又不至于把人物演偏了,离开他的基本性格。先锋话剧《恋爱的犀牛》当中马路的饰演者正是由于正确地理解了角色的形象,才成功塑造出一个对爱近乎疯狂(这种炙热的疯狂在别人眼里或许是种变态)的饲养员的形象。实质上,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红楼梦》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异常鲜明,作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又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