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瓷上的年号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雍正瓷上的年号款   雍正朝仅13年,但瓷艺超绝。康熙瓷豪迈大气但失于粗砺,乾隆瓷华丽锦簇但失于繁缛,雍正瓷精雅轻盈,是有清一代瓷业的顶峰。      雍正瓷的成功,除了明清陶瓷业工艺的积累外,和年希尧、唐英等景德镇官窑督陶官们的努力分不开,尤其是唐英“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烧造的器物超越前朝是必然的。   明清皇帝对烧造都非常热心,清代尤甚。据清代养心殿造办处的资料记录,雍正帝多次将各种器具式样、釉色、花纹提出要求,年号款的字体和写法也应在钦定之例。   始自明初的年号款题写形式至宣德已臻完备,除器物底部这一基本形式外,在口沿、圈足内则、盖内等处随处可见。明中后期和清初基本沿袭了宣德传统,大部分器物将年号书写于器底,特殊器采用其它形式。   清顺治、康熙时,年号款的形式有一个形成过程,且康熙历时61年,早中晚多见区别。雍正年号款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且随着新创品种的出现,题款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雍正年号款的题写方法有釉彩和刻制两类。   釉彩类――有青花、珐琅彩、金彩等数种,“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一般为青花题写,也用金彩等釉上彩。“雍正御制”大多为珐琅彩题写,有些以青花题写。雍正时尚未流行用釉上红彩题写的年号款。   刻制类――用于单色釉器物,一般用篆款,四字或六字,在胎体上刻制后烧制,外覆本色釉或紫金釉,也有些露胎。   年号款款字的书法特征是研究和鉴定中须重视的重要问题。在封建体制下,官窑器烧制的严格规定,使年号款的字体具有不可随意性,且因分工日细而造成的年号款书写的专人化,为我们理清年号款的书写特征提供了可能。   年号款自明初以来,使用楷、篆两种字体。明代年号款篆体仅永乐、宣德、弘治等朝使用,一直以楷体为主。从明代楷体年号看,书写字体从书法角度讲优劣不等,总体上有美术字化的趋势。清初顺治和康熙早期年号款款字书写稚嫩,至康熙后期开始渐精,雍正则更为精美。   雍正楷书年号款――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和“雍正御制”三种,其中“雍正御制”的一般为珐琅彩款。      “大清雍正年制”的一般题于碗、盘、瓶、罐等底部,书写形式有两种:早期的为六字三行,每行两字,外有双圈;中后期的为六字两行,每行两字,外有双圈或双方框。一些特殊造型的题款于器物的其他部位,如高足碗题于高圈的内侧,和明代高足碗的形式相似。   楷款笔画挺拔峻峭,结体方正均匀。早期的横细竖粗如宋体字,后期的横竖粗细大体一致,成为雍正楷书年号的独有风格。   青花楷书年号的笔画特征是:   清――三点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两轻点后挑笔,另一种为两斜点后挑笔。前者类似康熙写法,属早期风格。“青”上部“”的竖笔向左倾斜,有些几乎和月字的撇成一直线。月有“”和“”两种写法,后者在雍正前期较多。   雍――首点为短竖,向左倾斜,有的带弯势。   年――首笔撇弯曲,衣略去首点。   珐琅彩楷款为“雍正御?u”或“雍正年?u”四字。制下的衣字首画点和第三画撇一笔写成。衣的左勾和短撇分两笔写成但收笔处相接连成一线。   雍正篆书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两种。“大清雍正年制”的款有六字两行三字和六字三行每行两字两种,一般的无圈线边框。篆书款大多题于器物底部,也有特殊形式。如天蓝釉和青花釉里红茶托,六字篆款题于器足里圈;天蓝釉及仿汝釉小花盆,底部四字篆款除四字两行的通常形式外,还见在圆孔周围的上下右左的钱文式排列。雍正窑的天蓝釉和青花的四连筒瓶,四个篆字分写于四个瓶底。   篆体年号从书写字体看并无继承传统,康熙朝的篆体年号只见数例,且书写字体粗放。雍正篆体年号非常规模、均称,为清乾隆乃至中期的篆体年号树立了样本。   篆款笔画平直结体方整、带有缪篆(汉印文字)风格。偶见方圆并济的篆款。“雍正年?u”四字和“大清雍正年?u”六字的都有。六字组成方形或长方形,方形的字体较为成熟。雍右半“”和“”中间竖笔不连,仿款则大多一笔写成,“?u”下衣字概为“”状,乾隆早期篆款也见这种写法。      雍正年号的民窑仿款为雍正本朝和清末民初初两个阶段所制。   雍正民窑仿款以青花书写居多,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两种。楷篆均有,以楷为主。雍正民窑楷款书写随意,和明末清初的民窑款一脉相承,笔划跳宕起伏,无官窑款的拘泥之感,但明显草率。雍正民窑篆款则篆法不规范,线条略见粗细变化,无官窑篆款的严整之感。   清末民初仿清三代作品颇多。仿雍正瓷上的年号款形式多样,“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都有楷篆并存。这时的楷体仿款书写带有清末年号款的书写风格,用笔凝重,以六字三行居多。“雍正年制”除青花外出现外粗内细双放框的楷体珐琅彩(料彩)款,应视为二十世纪初仿品的标志性特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