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手缪斯 右手金泉
巴一是从故乡的晚风中走去的,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作家,为了拯救积弱而贫困的家庭,巴一义无反顾地走出了他故乡皖西北大平原,那时,我是看着他在故乡的晚风中渐去渐远的背影的。
巴一下海经商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事情,也正赶上国内全民大经商的第二次浪潮,那年代偌大的中国几乎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文学难以使人安身立命,巴一是揣着300元,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有关他下海经商的传奇故事,国内已有多部电视片作过多角度的反映,在此,我不想再用文字多作复述。不过,巴一走去的那一刻,我是很为他惋惜的,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中国不缺乏商人,而是缺少有才思横溢的作家。我望着他那毅然决然远去的背影,心想他这一走,怕是就此与缪斯告别,从而永久地与金泉为伍了。然而,我想错了,巴一非但在经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文学上也几乎是同步跟进,真是左手缪斯,右手金泉,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曾获老舍文学奖,其作品多在《当代》《北京文学》《十月》《散文》等大刊名刊发表,并多次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小说界》《作品与争鸣》等选载,获广泛影响,更为文学界同行惊讶。目下,他的一部作品集《故乡在晚风中》又摆在我面前,此书取名自他的同名散文,是颇有意味的。是的,他在故乡晚风中走去的背影,无疑已成了他人生的一个经典意象。我以前就多次读过他集子里的作品,再次重读,更有颇多感慨。我发现,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对自己人生的回望,更是对自己以后路途的一次次的前瞻。
夏夜燠热,洞开窗扉,晚风依然如火般徐徐越窗而入,叫人躁热难耐。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遂打开好友巴一先生寄来的文稿校样。这一刻,我忽然走进了巴一先生用文字编织的他晚风中的故乡中,以及故乡中的人人事事。孰料,燠热中又多了一份沉重,那身心随之下坠,我几乎要被那令人窒息的沉重加燠热给淹没了。随着扉页的翻动,我的眼睛在那沉重的字里行间中逡巡,犹如亲历了一段皖西北乡村凄风苦雨的苦难生活,心灵一阵惊悸,一阵战栗,一阵震颤,我恍若于一瞬间又回到了过往的故乡沉重而苦难的乡土历史之中。
巴一的小说和散文多根植于淮北的乡村生活,淮北那阡陌纵横的乡村土地一如人的神经脉络维系着他文章的命脉。对巴一来说,那段乡村的生活经历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宝贵矿藏。《故乡在晚风中》(发表于《十月》2002年第5期),几乎记述了他故乡童年生活的全部。一个人的童年就像个影子,无论你走多远,童年的梦之手都会紧紧牵着你的衣袖;既不如此,它也会深深烙印或保存在你的心灵深处。苦难的童年,是人的隐痛,并结疤于人的记忆之中,一般人不会轻易戳破它,展览给人看。然而,巴一在这部散文中,却一口咬破了自己童年的伤口,一任它汩汩流血,继而一览无余地将自己苦难童年的全部一把掏出来,深情且凄婉地捧到读者面前。
面对这夏之夜晚窗的灯光,我忽然忆起波特莱尔说过的一句话:“在那黑暗或光明的孔中,人生活着,人生梦着,人生辛苦着。”(周作人译)巴一这篇文字恰恰赤裸裸的、几乎原生态的呈现了“人生活着,人生梦着,人生辛苦着”这一真实的生命状态;是那疯狂年代里底层农民挣扎着求生存的原生状态,描述了他们从苦难中榨取与咀嚼快乐的悲辛生活。人类最容易记住的是他们的痛苦,最容易忘记的是他们的快乐。这段淮北乡村生活的苦难历史,对巴一无疑是刻骨铭心的,否则那洋洋洒洒的两万多字,他怎可能一夜之间一蹴而就呢!那是一种倾泄,一种呼号,一种呐喊,一种怀恋,甚至是一种嚎啕歌哭。可以想见,写作此文时那种泼墨如雨的情感亢奋、抑或疯狂的状态,那可说是真的情感的呕吐与宣泄。
福克纳说:“每一艺术家的目的是用人工的办法抓住生活的动态,把它按住不放;一百年后,有人探视,它又活动起来,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生活过的,经历过的,它会永远存活着,尤其那些痛苦的生活经历,表面上不动声色,一旦搅动,它就会掀起情感的轩然大波。
我是巴一的乡党,与他童年的苦难近在咫尺,他笔下那历历如绘的乡村生活,就是我的父母兄弟活生生的真实写照,它们犹如阳光与雨水一样,对我是再熟稔不过的了。那蜿蜒如蚯蚓的“双李河”,疯疯乱乱的“赵庙集”,泥屋土坯堆砌的“巴楼村”,以及他笔下那一个畏畏缩缩的乡村农民,都几乎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脉脉相连,那是一种泥土交融、相濡以沫的状态。因而,我读起来才觉得其文字直逼心灵的深处,并时时感到一种情感的冲动与震撼。当然,这些文字都是在作家血液里浸泡过的,由这些文字所组成的乡村生活的画面也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作家的身体里,正所谓“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这缕情丝到死也是与故乡的大地紧紧相连的。如此,作家那由故乡的俚语谐句构成的叙述语态,河流一般潺潺流泄;同时,他对故乡的全部情感也充沛在这语言的河流中了。
故乡俚语谐句的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