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草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第一部分 牛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牛的形态特征;品种;三、肩峰及垂皮
肩峰(acromial bone)指牛髻甲部的肌肉状隆起;垂皮(dewlap)指颈下发达的皮肤皱褶。瘤牛、印度野牛及我国南方牛具有明显的肩峰和垂皮。热带地区牛的肩峰及垂皮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牛发达。
公牛肩峰和垂皮明显比母牛发达。
四、其他形态特征
双肌尻(doppelender huckle)指由于牛的肩部、臀部和股部肌肉异常发达,肌肉块之间因缺乏脂肪组织界限分明的突块。是myostatin基因突变导致。
体型(body type)与经济方向相适应。肉用牛呈矩形;乳用牛呈三角形。;第二节 牛的主要生理指标;二、脉搏、呼吸和体温
脉搏、呼吸和体温对确定牛机体代谢特点、健康状况以及对外界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正常体温:37.5-39.1℃,且不随年龄变化。
脉搏:初生犊牛70-80次/min,以后则减少,2岁时40-60次/min。
呼吸次数:20-28次/min,变化规律与脉搏相同。;第三节 牛的生态适应性;牛消化系统全貌;1、口腔:黏膜角质化。
1)? 唇:鼻唇镜(上唇与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羊)鼻镜。
2 ) 颊:黏膜上有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
3 ) ? 齿:无上切齿,有齿垫(齿板)。
4 ) ? 腭褶上有锯齿状突起,软腭不发达、利反刍。
5 ) ? 舌:舌尖灵活,舌根和舌体较宽厚,有舌圆枕,无叶状乳头,有锥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十几个,位于舌根两侧)。
6 )腮腺:呈倒三角形,开口于上第五臼齿相对处颊黏膜的唾液乳头上(羊开口于第3、4上臼齿)。下颌腺:“V”字型,开口于舌下肉阜 ;牛乳齿式=2(; ; ;各胃特点:
1)瘤胃
(1)位置:占据腹腔左半部,其下部有小部分伸到腹腔右半部,前端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面(壁面)与左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内脏相接触。
(2)外部形态:前后稍长,左右略短的椭圆形囊,占腹腔3/4。左、右纵沟,前、后沟,后背、后腹冠状沟分别将瘤胃分成背、腹囊,瘤胃前庭、瘤胃隐窝,后背盲囊、后腹盲囊。
(3)粘膜(3)粘膜面:瘤胃乳头(肉柱无)和肉柱(由胃壁环形肌束集中形成)
(4)入口(4)入口:贲门。
出口:瘤网口。 ;瘤胃体积最大,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有“发酵罐”之称。容积因牛个体大小而异,一般为96.6L。由肌肉囊组成,通过蠕动而使食团按规律流动。
;食物在瘤胃中运行图解;食物在瘤胃中的运行图解2;;;2)网胃
(1)位置:瘤胃前下方,前邻接膈,与第5、6肋间相对。
(2)外部形态:前后稍扁的椭圆形囊,最小的。
(3)粘膜面:网格状,似蜂房,又称“蜂巢胃”。
(4)入口:瘤网口。
出口:网瓣口。
(5)食管沟:位于瘤网胃壁内表面,起自贲门,沿瘤网胃右侧壁下行直达网瓣口。由左、右唇和食管沟底组成。
意义:当幼畜吮吸乳汁或喝水时,两唇闭合成管,奶水通过食管沟-瓣胃沟直达皱胃,防止进入瘤胃而奶变酸,引起拉稀。注意:成畜不闭合。 ;网胃靠近瘤胃、功能同瘤胃。还能帮助食团逆呃和排出胃内的发酵气体(嗳气)。;;3)瓣胃
(1)位置:右季肋区,瘤网胃右侧偏下,7-11肋间。
(2)外部形态:球形、坚实。
背侧:大弯
腹侧:小弯,有入口和出口。
(3)粘膜面:瓣叶(分四级),吸水力强,干燥,又称“百叶干”。
(4)入口:网瓣口
出口:瓣皱口
(5)瓣皱沟:瓣胃底壁沿小弯有一沟,连接网瓣口和瓣皱口,沟底无瓣叶,与食管沟相连通。;瓣胃:
占整个牛胃容积的7%。其功能是榨干食糜中的水分和吸收少量营养。
;4)皱胃
(1)位置:右季肋区,瓣胃腹侧后方,大部与腹底壁接触,由剑状软骨部沿肋弓向后伸到最后肋间下部。
(2)外部形态:葫芦形(前大后小)
(3)粘膜面:光滑,有14-16条螺旋大皱褶,增加总面积。
(4)入口:瓣皱口
;
产生并容纳胃液和胃酸,也是菌体蛋白质和过瘤胃蛋白质被消化的部位。食糜经过幽门进如小肠,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肠壁吸收入血液。;犊牛胃 特征;第四胃特别大;5.肠:
1)位置:右侧。
2)特点:借总肠系膜悬吊于腹腔顶壁之下,形成肠圆盘,中央为大肠,周缘为小肠。
(1) 盲肠:圆筒状,盲肠尖朝后,前以回盲口为界直接转为结肠。无纵带和肠袋。
(2)? 结肠:分为初、旋(向心回、离心回)、终袢,无纵带和肠袋。
(3) 直肠:无壶腹。
6.肝、胰:
1)肝:略呈长方形,分叶不明显,有胆囊,(牛)肝管与胆囊管汇合成一条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乙状曲”。(羊)胆管与胰管合成一条总管。
2)胰:呈不正四边形,位于肝的正后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