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波澜----郭沫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笔底波澜----郭沫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初读感知 再读明意 要求: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每小节诗的主要内容。 品读悟情 1.作品诞生于特殊的年代,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阅读1-3节诗,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诗人特定遭遇下的特殊的心境。 诵读溢情 朗读点拨: 1.抑扬顿挫(语调高低、 语气强弱、语速快慢) 2.想像画面 3.揣摩感情(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发自肺腑的祈盼,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作业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请代表世界文化名人组委会为杜甫写一份颁奖辞。 背景链接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是“安史之乱”的经历者和受害者。他丢了官,坐过牢,冒死出逃之后又无以谋生,只得不远千里,举家从中原出发,流亡到四川成都,在一个叫浣溪江的地方暂时落定脚跟。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劲周折。安顿的日子没过多久,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又把这临时的居所给毁了。面对无情的凄风苦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儿受冻挨饿,那种痛心、无奈、悲愤,可想而知。 一位曾经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豪言壮语,满怀理想、满腹才华的诗人,却落得如此境地。正是在这样穷困潦倒的艰难处境下,杜甫长夜难眠,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伟大诗篇。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布衣、少陵野老,有《杜工部集》。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推反映战乱的组诗“三吏”“三别”。他的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杜甫 杜 甫 1.要求: (1)读准字音 (2)揣摩感情基调 (3)把握节奏 2.大声朗诵诗歌。 2.诗言志,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