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简称“小三位一体教学法”)                        马 承   语音教学观及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就没有思维的火花,就不能做第一流创造性的工作。”大学问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国人如何学英语,如何学语音,如何掌握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陈毅在1962年曾说过:“发音一关先要突破。发音不准确,人家听不懂;结果就搞成中国人听到你讲外文,外国人听到你讲中文。所以一开始就要‘彆’外国语的调调儿。外语发音不是容易学会的,但一定要‘彆’出来,‘彆’出来就不难了。如 果克服不了发音这个困难,那一辈子也就过不了关。”可见语音过关,是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的一环。下面就语音与完成教学目的能力的培养,解决学习中的矛盾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诸种关系,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语音教学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能否完成教学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该说,学生第一次学英语,总会有一种新鲜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鲜感期”。此时,学生学习热情极为高涨,教师做再多的思想工作,学生都会认真地学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开始感到英语难学了;不认字,不会拼读单词是首当其冲的障碍。尽管英语课本印刷得十分精美,插图十分吸引人,但学生不认字,字也不认识学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   据我30多年的英语教学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失去英语学习兴趣是从不会读单词开始的。   多年来,英语教学入门阶段的传统模式是模仿学英语。首先,不可否认模仿的重要性。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在19世纪末提出,社会起源于模仿。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一方面是个人的创造,即发明;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同化,即模仿。模仿是不可缺少的学习途径。对言语的模仿形式,美国的霍尔特(E.B Holt)认为:“婴儿对于刺激会有随便发声的反应,当此声音传到他的耳朵时,便会与发声运动相连结。一旦此种反射的循环确立,婴儿就听到自己的声音而继续反应。再长大时,他就会重复别人对他所说的声音,这就是模仿。”   近几年来,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在研究模仿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就模仿而言,我们常见到复制性的模仿,如:两岁的孩子,常演唱像复印机那样模仿大人所说的话。有的两岁孩子学说英语时,爸爸、妈妈怎么说,他就怎么说,甚至带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口音。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年轻的父亲教两岁半的孩子说再见“白白”,孩子就跟着说“白白”。接下来孩子就问:“爸爸,‘白白’是再见,那‘黑黑’是什么意思?”爸爸答不上来了,就说,“先记‘白白’吧,‘黑黑’以后再说。”这时两岁半的孩子认为他爸爸的发音是惟一的正确发音。   一般说来,模仿一经传递,则很难与原形绝对相同,无论是行为的模仿,还是语言学习的模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已不满足于复制性的模仿了。他们要求创造性的模仿。我认真观察我小孙子学习语言的模仿过程。他两岁时开始说话,但说出来的话,引起了全家人的不满。因为他称呼妈妈为“姐姐”;称呼爸爸为“哥哥”;把奶奶称作“阿姨”;把爷爷称作“叔叔”,把家庭的“职称”全部搞乱了。开始时,我儿媳非常生气,她说她生的儿子不认妈了。不管她怎样教训,孙子仍称呼妈妈为“姐姐”。后来我发现孙子把辈分搞错的根本原因,是他完全模仿小女保姆对我们的称呼。小女保姆整天叫孩子的妈妈为“姐姐”,叫我为“叔叔”。这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复制性模仿,叫错辈分也就好理解了。当我孙子到了临近三岁时,他突然叫他妈妈为“妈妈”了,叫我“爷爷”了。原来他明白了爸爸的爸爸是“爷爷”了,就不再是完全复制性的模仿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当我的小孙子到三周岁时,他已不满足于模仿了,出现了许多创造性的模仿和联想。如:有一次他与我同乘小轿车回家,他依偎在我的怀里,指着手上的冷饮吸管┏对我说:“爷爷,这是吸管,对吧?”我作了肯定的回答。接着他把吸管调换了位置┓,又问我:“爷爷,这是7,对吧?”当时我十分惊讶地看着他,连连表扬:“你真是爷爷的好孙子!”孙子一受表扬,又把吸管调换了位置┗,问:“这是英语字母L,对吧?”当时,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如何理解儿童学习语言的认知过程呢?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认为认知过程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刺激物进行同化、顺应而达到平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