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doc

2013年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2013年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股肿 TCD 编码:BWC220 西医病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ICD-10 编码:I80.205 【诊断标准】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疼痛肿胀,有挤压痛,足背屈时疼痛加重,胫足踝水肿。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发热,自臀部以下整个下肢水肿疼痛,大腿内侧股三角处有明显触痛,皮肤发白,重侧紫绀,皮温增高。慢性期,肿胀减轻,浅静脉扩张充盈,皮肤增厚,小腿可出现色素沉着。 (3)个别病例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时,则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面色紫绀,血压下降,甚至厥脱。 (4)有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外伤,产褥,盆腹腔手术,肿瘤或其他血管病史。 (5)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高,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1)发病急骤,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 (2)患肢广泛性肿胀。 (3)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 (4)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5)Homan’s征阳性。 二、证候诊断 湿热下注证:患肢明显肿胀,胀痛、压痛明显,皮色暗红而热,浅静脉扩张,皮肤按之凹陷;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 湿热下注型: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肿胀严重,按之凹陷,步履艰难,伴有发热或患肢红热,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自拟脉痹通加减。 组成:脉痹通(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尾15g、三棱10g、莪术10g、地龙9g、川牛膝10g、浙贝母9g、茯苓20g、泽兰12g、泽泻15g)+黄柏10g、栀子10g、连翘12g、苍术15g、银花藤30g。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静点中成药:可选用具有破血逐瘀,凉血活血的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口服中成药:大黄蟅虫丸、溶栓胶囊、四妙丸等。 (三)、中医外治法 1.中药熏洗疗法 自拟消肿外洗方加减,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元胡、赤芍、川芎、牛膝。 2.穴位敷贴疗法 将药物各等份,合研极细末,过100目筛,加适量麻油调制成稠糊状,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敷贴于所需穴位。 方药:自拟消栓敷贴方加减:黄芪、当归、茯苓、薏苡仁、大黄、冰片、芒硝、桃仁、红花、牛膝、乳香、没药。 取穴:血海、委中、解溪、申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 (四)、水针疗法 取穴:足三里 药物:丹红注射液 用法:丹红注射液2ml双侧足三里封闭,每日1次 禁忌:对本药过敏者 二、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应用溶栓、抗凝药物治疗,可配合应用肢体循环驱动治疗仪等,以改善局部血运,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三、护理调摄 1.常规护理 负责入院介绍、入院评估、健康宣教。 2.心理护理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解释,以消除患者忧虑和恐惧,保持乐观的情绪。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4.患肢护理 急性期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制动,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20~30cm的位置。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注意患肢血运情况,并应观察患肢的周径变化。 5.外治疗法护理 患肢外敷中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肢有无皮肤过敏、浸渍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6.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 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及粪便、尿的颜色,注意有无出血征象。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疗效评定标准修订。 (1)临床治愈: 站立20~30分,行走1500米后,无明显肿胀疼痛、沉重感、压痛。 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以平面周长对比,大腿以髌骨上缘15cm点以上,小腿以胫骨粗隆以下10cm点上缘测周长)同健侧相比,周径差<2cm。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血管完全再通。 显效: 站立15~20分钟,行走1000米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明显好转。 下肢浮肿明显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不大于3cm。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血管大部分再通。 有效: 站立10分钟以内,行走500米后,疼痛、肿胀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下肢浮肿减轻,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较治疗前稍有好转。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血管小部分再通。 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或患肢水肿加剧,并发肺栓塞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