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火爆节目背后的十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档火爆节目背后的十年

一档火爆节目背后的十年   在2017年最先火起来的综艺节目,无一例外全是文化类节目。《见字如面》刷爆朋友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捧出00后才女、《朗读者》让董卿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女神。众多观者在感叹:在神剧满天飞、满屏小鲜肉的包围中,终于能洗洗眼了。   最出名的读书类文化节目   2015年,新年伊始,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众多爱好者大呼失望,视其为“新年噩耗”,纷纷感叹:一个偌大的电视台,竟然容不下一张书桌。   作为凤凰卫视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主要由知名文化人、作家梁文道担纲,他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在梁文道眼中,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   说起读书类文化节目,世界上最出名的当属法国电视五台贝纳尔9点30分开始,在约90分钟时间里,没有影视,不播音乐,由主持人和被评点图书的作者与读者一起侃侃而谈。这个高雅的文化节目,长时间地在法国全国收视率排行榜上处于较前列位置,从1975年一直延续到1990年,成为法国电视史上最著名、最长寿的文化节目。像毕沃一样做一档高品位的文化节目,也成为许多中国电视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在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显然是冷门中的冷门。1995年,央视《读书时间》创办,开启国内荧屏先河。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读书栏目爆发小高潮,最多时达到20档。但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只能遭遇“收视率末位淘汰”的悲惨命运。《读书时间》由央视1套调整到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最终只存活了8年。而与《读书时间》同期推出的全国各家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纷纷下马。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似乎天生难与高收视率有缘。2001年7月,《读书时间》被调整到科教频道。与此同时,《百家讲坛》也在科教频道开播。当时的《百家讲坛》走的是高端路线,宗旨是办一个“没有围墙的综合性大学”。这档节目请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名家,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霍金等,都赫然名列在早期《百家讲坛》名单上。他们都是当今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红人,却没能带红节目。相反,由于授课讲法单调,专业性太强,观众大都听不懂。节目收视一度几近于零。   《百家讲坛》最终成了   “百家历史讲坛”   在“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之下,《百家讲坛》只好改版,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线,放下身段,彻底走向大众化。2004年底,《百家讲坛》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随后在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刘心武揭秘的《红楼梦》有没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心武讲得很有趣――他用的是侦探小说的套路,引人入胜。纪连海的《正说和坤》,也是这个路数。   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交流,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讲故事。当时《百家讲坛》制片人就要求,节目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相比那些戏说的清宫剧,《百家讲坛》讲得有理有据,又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之功效,自然大受欢迎。   但这还不是全部。其后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在精彩的故事之外,还品出了官场生存哲学。于丹讲《论语》《庄子》,直接把经典讲成了心灵鸡汤般的人生感悟。他们用流行话语,把古典文学讲成了畅销文化,这又引发了“学术娱乐化”的大讨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百家讲坛》火爆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也能说明文化类节目的特殊价值,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百家讲坛》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其选人机制导致人才后继乏力,明星不再涌现,而节目形式也是多年不变,话题选择、讲座内容比较单一,最终路越走越窄――《百家讲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历史讲坛”。到2008年底,由于《百家讲坛》收视连续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前十名,甚至一度传出停播传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成了一股清流   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让很多电视人见识了“制播分离”模式的魔力。不同于传统电视台节目的自产自销,《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制作团队则是曾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团队。因为是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又有资本支撑,制作成本不用愁,还能引进国外节目的成功模式,节目质量提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