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长在虚实之间的街道(创作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条生长在虚实之间的街道(创作谈)

一条生长在虚实之间的街道(创作谈)   来重庆――这个庞大又梦幻的超级城市――之前,我在一个叫作天门的平原小城生活了 29年。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而立之年背井离乡的异乡人,我的“出门远行”似乎稍晚了一些,也说明我的都市经验是足够贫瘠的。   十多年来,我努力地补习着城市思维,锤炼在城市获取生存的能力,以让自己更为顺畅地契入这个城市。目前看来,我终于有点像是一个“都市人”了,我的肠胃适应了川渝的口味,情感也移居到了这里,甚至也毫无例外地患上了各种城市病:焦虑,抑郁,孤独。   可我真的已经融入到这座城市了吗?   很值得怀疑。   有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印象很深。他说:白人总说我不够白,而黑人又嫌我不够黑。――这大概也是我这种异乡人正在或将持续面临的一种心理处境。   但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这种矛盾和游移又是一种好的消息,不管你身在故乡或栖身的异乡,都有一种多余人的“旁观视角”。   2007年,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试着写小说的。   之前的许多年,我主要是写诗――当然也喜欢读小说――并没有更多的小说写作经验。可是在城市定居几年后,我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充满了一些好奇和疑问,同时也观察着都市里其他各种个体,寻找着相似的心理语言。那时我已经觉得,短促的诗歌承载不了这样复杂的疑问。我便开始阅读小说。但是,我发现真正用笔来关注像我这种“边缘人”的心理轨迹的作家并不多。于是,我从自己身上的困境出发,开始学习写一些故事。   最初,我学着描摹身边的和我具有相似心理现实的那些人。慢慢的,我的笔触开始不自觉地滑入到了“过去”。写作者总有这样的惯性,坐下来,先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   正如开篇我所提到的,哪怕我在城市继续滞留二十年,等同于甚至大于我在故乡的时间年限,但本质上,我仍然更为熟稔那个纵深的小城更不是平面的城市。   大城市里什么都有。华丽的,空洞的;主流的,另类的;成功的,失败的;积极的,妥协的。起初我完全被城市的流光吸引。虽然这里也有失意,孤独和残缺,但它拥有小地方极为匮乏的东西:相对的公平和规则,便利,机遇,野心……这是一个乐园,一个事无巨细的超级欲望市场。   可是,当我渐渐适应城市生活后,却发现,这里似乎缺少很多我所熟悉的内容。   是什么呢?   都市虽然丰富但有距离,我所熟悉的小城,人们尽管有其虚伪但又具备真实可触的亲密感。   都市当然不乏诡谲,但故事往往宏大,在宏大里又缺了一点儿说不出的生动,少了一点儿“意思”。   这个“意思”,我想就是小?f。   都市看起来很大,但实际又很小。有时你的全部半径就是你自己的躯体;小城很小,但极尽纷繁,人情世故像是一部世俗之书随着你徐徐展开。   都市像是一片海,一眼望不到尽头,可在海上漂着,哪儿都是一个景致;小城是一泊湖,沿岸水草丛生,湖道弯弯绕绕让你找不到出口。   曾经,我在湖里的时候以为那就是海,那就是整个世界,但当我来到都市――这真正的海洋――回首就能看清整个湖的轮廓,水纹,甚至是湖底的黝黑的石头。   老实说,这是一种奇妙的发现――就像一个瞎子突然睁眼看见了一直没有瞧见的日落。或换句话说,在距离的作用下,那些原本熟悉的事物霍然变得陌生起来,随后你不得不去试着理解了他们――包括曾在其中的自己。   毕竟是待了半生的出生地,那里的一切你很难遗忘,也不可能排遣。所以,来到重庆的第一年,我带着怀乡的情绪写了一组散文,记述了我所生活过的那条街道上的人与物。很意外的,得到了比较多的反馈和喜爱。   这给我一种微小的促动。   后来,在我开始练习小说后的某一天,当我对各种故事和人物迟疑不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可以写一写那些熟悉的旧年人物,试着从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我决定虚构一条街――准确地说,在一条真实存在的街道上叠加上一些虚构的人物――这里出没的每个人,都是很普通的小人物,每个人都似曾相识,但各有各的长处、秘密和情绪。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魔幻”的东西,有一些“意思儿”。我想的是,让这些人真切地活在街道上,在虚与实之间打通某种界限。   事实上,这条街道有个真实的名称:胜利二路。我就在这里生活了 29年。听名字就知道它有些年头,有些来历。至于位置,它处于一座平原小城的中心地带。这样的街道不缺少故事,不缺少有意思的人,只是缺少有人将那些意思提炼出来。尤其是,考虑到这些故事的背景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那就更有一些意思了。――当时,我就是这么构思的。   这个想法大概自七年前萌动,经过简单的一番“规划”后,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多篇,也就是构筑了十几个老街人物:一个讲道义的职业扒手,一个只愿跟狗说话的孩子,一个始终无法融入家庭的上门女婿,一个在街上引起巨大争议的妓女,一个揣着秘密流浪到此地的棋痴,一个擅长花言巧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