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PPT

文言虚词复习; 考点精讲: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是相对的。一般说来,文言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要成分,而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的有实际意义,如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有的只有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如助词、叹词等。 《考试说明》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 《考试说明》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规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辨析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 备课策略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2008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2)?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如旋、俄、尝等)、程度副词(如极、甚、颇、少等)、范围副词(如皆、咸、俱、只等)、语气副词(如必、勿、信、莫等)和频率副词(如再、又、复、数等)。 3)?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和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4)?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 5)?连词:包括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高考文言虚词例释;而;而 2.第二人称代词;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德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弗得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儿妾食麦而已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之;3、作助词(结构助词、语气或音节助词);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其母就与之决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顷之,上行出中谓桥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何;3.代词与“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 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 B.如太行、王屋何?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以自托于赵? D.豫州今欲何至? E.作计何不量? 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G.何不试之? 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乎;找出“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 B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C 欲安所归乎?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乃;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 ) (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 (4)良乃入,具告沛公 ( )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其;其;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 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且;河水清且直猗 先生且喜且愕 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 (1)不出火且尽( ) (2)兽相食,人且恶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