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的用法pptPPT
有一个人给他出门在外的兄长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文言虚词;;2014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如何理解虚词的“用法”?;高考语文;例一:四川卷 ;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1【其】;3.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自己)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 、“这(那)些”、
“其中的”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4、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即将出现或发生。可译为“将要”、“就要”。
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管子》
;(三)用作连词;(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1、 首先要掌握虚词的多种含义,
2、再将推断的义项放到材料句中来衡量,看句意是否通畅,“以熟带生”。;真题回放:(湖南卷 );小试牛刀;;2、【以】;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二)连词;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三)助词;(四)动词;(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3.【焉】;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二)代词;(三)语气词;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4.【而】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知明而行无过也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二)通假字
(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2)通“如”:好像,如同。;【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
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既而】
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5.【于】;2.“在……方面”“从……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农业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96人大全(含答案).docx VIP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甲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新媒体营销》教学大纲.docx VIP
- 幼儿园小学生姓名卡片姓名贴纸.docx VIP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 VIP
- 《边城》ppt.ppt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口腔根尖周炎病例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