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振荡电路的组成
第 8章 振 荡 器;8.1 振荡的基本概念;
振荡器在通信、广播、自动控制、仪表测量和超声探伤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用途。根据振荡产生的波形不同,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 根据电路的组成不同,又可分成RC振荡器、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 8.1.2振荡条件及振荡电路的组成
1. 振荡条件
振荡电路条件的方框图如图8.1.1所示, 是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是反馈电路的反馈参数。由于振荡电路不需要外界输入信号,因此反馈信号 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 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图8.1.1; 这就是振荡电路的自激振荡条件。
这个条件包含幅值和相位两个内容。
1) 幅值条件
| |=1, 即放大倍数与反馈系数F乘积的模为1。 在自激振荡开始时, | |1, 随着振荡的建立, | |也随着降低, 最后达到| |=1时, 振荡幅度便不再增大,便稳定在某一振荡振幅下工作。从 |1到| |=1是振荡建立的过程。 ; 2) 相位条件
反馈电压uf和输入电压uid要同相,即放大电路的相移φ-A与反馈网络的相移φF之和为2nπ,其中n是整数。
φAφF=2nπ
综上所述,振荡电路必须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即幅值条件和相位条件。实际应用中正弦振荡器较多,主要有RC振荡器、 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2. 振荡电路的组成
最简单的振荡器如实图8.1.1所示, 从以上振荡器看出, 振荡器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1) 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是维持振荡器连续工作的主要环节,没有放大, 信号就会逐渐衰减,不可能产生持续的振荡。要求放大器必须有能量供给,结构合理,静态工作点合适,具有放大作用。如实图8.1.1中的三极管V1、V2就是两级放大电路。
2) 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的作用是形成反馈,如实图8.1.1中的电阻RP1和R-1C-1、R-2C-2都是反馈电路,它们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反馈到输入端,即三极管V1的基极或发射极,构成反馈,通常把整个反馈系统称为反馈网络。 ; 3) 选频网络
选频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信号,一般情况下这个频率就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在很多振荡电路中, 选频网络和反馈网络结合在一起,如实图8.1.1中的R-1 C-1、R-2 C-2就构成选频网络。
4) 稳幅电路
稳幅环节的作用主要是使振荡信号幅值稳定,以达到振荡器所要求的幅值,使振荡器持续工作。 如实图6.1中的反馈电阻RP1和V1发射极电阻Re1,以及R-1 C-1、 R-2 C-2构成电桥的四臂, 起到稳幅的作用。
综上所述,振荡电路必须首先具备两个条件, 即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其次, 电路的组成合理,便可产生振荡。实际应用中正弦波振荡器居多,常用的有RC振荡器和LC振荡器。 ;8.2 RC 震 荡 器;图8.2.1; ;图8.2.2;当rbe《Rb1∥Rb2时, ;8.2.2 RC桥式振荡器
1. 电路组成; RC正弦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R、C乘积成反比,如果要求频率较高,则R、C值要小,这样制作比较困难(且电路分布参数影响较大),因此RC振荡器用来产生低频振荡信号, 要产生更高频率的信号,则应采用LC正弦波振荡器。 ;8.3 LC 振 荡 电 路;图8.3.1;分析可得到该电路的起振条件为 ; 如果没有正反馈电路,反馈信号将很快衰减。形成正反馈电路,线圈L1的极性(即同名端)是关键,不能接错,使用中要特别注意。
变压器反馈振荡电路的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容易起振,改变电容的大小可以方便地调节频率。其缺陷是,由于变压器耦合的漏感等影响, 这类振荡器工作频率不太高;输出正弦波形不理想。改进电路常应用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 ; 6.3.2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
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如图8.3.2所示。
L1、L2和C组成振荡回路,起选频和反馈作用,实际就是一个具有抽头的电感线圈, 类似自耦变压器。电感线圈L1、 L2和三个抽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RFID在确保货品运输安全的应用.ppt
- 1_1254967853_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
- 1_MATLAB概述与运算基础.ppt
- 1_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总论.ppt
- 1_导论_市场与市场营销.ppt
- 1_物流基础知识.ppt
- 1_第3章 机床专用夹具.ppt
- 1_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ppt
- 1_第8章 数字式传感器及其应用.ppt
- 1_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