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心理生理疾病与心身疾病
心理生理疾病与心身疾病 心理生理疾病与心身疾病 心理生理疾病又称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 精神障碍。 心身疾病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aorexia nervosa)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神经性呕吐(psychogenic vomiting) 睡眠与觉醒障碍 失眠症 嗜睡症 性功能障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主要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 ?? ??其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一般不包括拒食,偏食,异嗜癖. 病例 某女15岁,一年前某日体检,发现自己的体重比另一同学重2公斤。回家后老照镜子,认为自己太胖了,不及同学苗条,随后拒食任何‘滋补品’,继而不吃肉、鸡蛋.饭也吃得愈来愈少,一天l~2两,仅吃蔬菜、西瓜、冰淇淋。上中学后,上述症状有增无减。 春节期间,家里为她做了许多她所喜爱的菜肴,和各种零食,但她仅吃白菜、萝卜干和少量米饭。以及五味果、话梅、葵瓜子等。多食一点就呕吐、体重由原来33公斤降至就诊时的20公斤。但精神甚好,每天上学不误。父母因见其明显消瘦。多次带她到当地医院儿科求治,经多次体检均未发现异常,转心理科。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指个体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常有营养不良、高血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神经性厌食 一、发病原因 神经性厌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因素与该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1.社会文化因素 发病率的上升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关。 2.家庭心理因素 3..病人性格特点:神经性厌食患者性格多具有拘谨、刻板、强迫的特点及完美主义倾向。还有人认为神经性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向儿童期退行的表现。 4.生物学因素 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6%-10%,高于普通人群,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还有研究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异常,并和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相伴发 ?? 神经性厌食 二、临床表现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形体消瘦,体象障碍及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临床表现 4.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很常见 5.患者的性功能异常是常见症状 6.临床上患者的体重下降并明显降低于正常标准 7.实验室检查 神经性厌食 三、诊断 应符合以下标准:1、有意节制食量,同时采用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2、体重明显下降,比正常平均体重值减轻15%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等于17.5或更低(标准体重(kg)=身高-105;Quetelet指数体重/身高[2]);3、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太胖。解释劝说无效; 4、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有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发育延缓或停滞 5、症状至少已三个月 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任何一种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 神经性厌食 四、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下降:患者可查出原发性疾病,如肺结核、癌症、脑瘤 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病人如伴有抑郁症状应与内源性抑郁症状鉴别,一般神经性厌食病人的抑郁症状多出现在摄食行为异常之后,且无精神运动性抑制及昼重夜轻的生物节律变化。 神经性厌食 五、病程和预后 该病常为慢性迁延性病程,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短期住院治疗效果较好。个别严重病例病情反复发作,可出现意外和自杀,预后欠佳。 神经性厌食 六、治疗 1、心理治疗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针对病因开展综合性心理治疗。 具体采用①支持性心理治疗 ;②行为矫正疗法;③认知治疗;④家庭治疗; 神经性厌食 2、躯体支持疗法 重症患者,应及早住院治疗,制定合理的食谱,确定目标体重,少量多餐,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对伴有呕吐和拒食的患者,给予液体支持疗法,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可给予胰岛素低血糖疗法。 神经性厌食 3、精神药物治疗 用小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剂疗效较好,如阿米替林25mg,每日2次口服;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