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地质学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学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第四章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4.1土的组成与结构、构造 4.1.1土的粒度成分 4.1.1 土的矿物成分 4.1.3 土中水和气体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 4.1.4 土的结构和构造 §4.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 4.2.1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4.2.2 无粘性土的紧密状态 4.2.3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4.2.4 土的力学性质 §4.3 土的工程分类 4.3.1 土的工程分类原则和体系 §4.4 土的成因类型 4.4.1 残积土(Qel) 4.4.2 坡积土(Qdl) 4.4.3 洪积土(Qpl) 4.4.4 冲积土(Qal) 4.4.5 湖泊沉积物(Ql) 4.4.6 海洋沉积物(Qm) 4.4.7 冰积土和冰水沉积土(Qgl) 4.4.8 风积土(Qeol) §4.5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 4.5.1 软土 4.5.2 湿陷性黄土 4.5.3 红粘土 4.5.4 膨胀土 4.5.5 填土 本章结束 ≤7cm时 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7cm时 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用室内压缩试验,土饱和(sr>0.85)自重压力下测定的自重湿陷系数?zs判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总湿陷量△s △zs>35 7<△zs≤35 △zs≤7 Ⅱ(中等) Ⅰ(轻微) △s≤30 Ⅳ(很严重) Ⅲ(严重) △s>60 Ⅲ(严重) Ⅱ或Ⅲ Ⅱ(中等) 30<△s≤60 自重湿陷性场地 非自重湿陷性场地 6、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土的物理性质,消除或减少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目前国内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或水泥土)桩挤密法、预浸法、深基础或桩基础。 5、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评价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判定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二要判定湿陷的类型,最后判定黄土的湿陷等级。 等级:轻微、中等、严重、很严重。 4、黄土湿陷性起始压力psh的意义和用途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某一压力下浸水开始出现湿陷,此压力为湿陷起始压力,可用现场浸水载荷试验或室内压缩试验确定 ①用于确定土层和场地的湿陷类型 ②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建筑物荷重不大,扩大基础底面积,控制基底压力小于psh,则地基受水浸也不会湿陷了 ③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作用在土体上的饱和自重压力与附加应力之和小于时psh,则这一深度以下受水浸时不产生湿陷 1、红粘土特征、分布与研究意义 红黏土是指出露地表的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风化、淋滤和红土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高塑性黏土,它常覆盖于基岩上呈棕红或褐红、棕红等颜色,液限大于50%。 次生红粘土是红粘土经流水搬运后任保留其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的坡、洪积粘土,其力学性能低于红粘土。 特征:土的状态一般从地表往下逐渐变软,上部往往呈坚硬、硬塑状态,往往具有硬壳层。注意厚度变化大、裂隙发育、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很大,但强度高、压缩性低。 分布:红黏土一般分布在盆地、洼地、山坡或丘陵等地区。云贵高原、四川东部、广西、粤北及鄂西等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顶部和山间盆地、洼地、缓坡及坡角地带 2、红粘土的成分、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成分:一定数量的石英颗粒、大量的粘土颗粒(多水高岭石、水云母、胶体siO2、三水铝土矿等),极少有机质 物理特征: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为40-60%,高达90% 密度小,天然孔隙比一般为1.4-1.7,高达2.0 高塑性,塑性指数一般为20-50 坚硬、硬可塑状态 力学特征: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压缩性 不具有湿陷性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范围及其规律: 沿深度方向:随着深度的加大,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压缩性有较大提高,状态由坚硬、硬塑变为可塑、软塑、流塑状态,强度大大降低 沿水平方向:地势高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均较低,强度高地势低处,则相反 平面分布上:原生残积红粘土比次生坡积红粘土的强度高 裂隙对红粘土强度和稳定性影响:裂隙破坏了土体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使土体强度显著降低,土体沿裂隙面成脆性破坏 3、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的几个原则问题 ①应按地区的不同,随埋深变化的湿度和上部结构情况,分别确定之 ②针对其强度随深度递减的特征,在无冻胀影响、无特殊地质地貌和无特殊使用要求情况下,基础尽量浅埋 ③红粘土强度高,压缩性低;由于有些地方的红粘土厚度和性质很不均匀,从而容易形成很大沉降差,基础设计时以变形作为控制依据 ④考虑红粘土物理性质指标的垂直向变化,划分土质单元、分层统计、确定设计参数、按多层地基进行计算 1、膨胀土分布与研究意义 膨胀土是指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矿物成分,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