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原位测试.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原位测试

第七章 工 程 地 质原位测试 §7.1 静力载荷试验(CPT) 7.1.1 静载荷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7.1.2 静力载荷试验的装置 7.1.3 静力载荷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7.1.4 静力载荷试验资料的应用及其有关问题 §7.2 静力触探试验(DPT) 7.2.1 静力触探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 7.2.2 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 7.2.3 静力触探试验的目的和使用条件 7.2.4 静力触探试验成果的应用 §7.3 圆锥动力触探(DPT) 7.3.1 动力触探的类型和规格 7.3.2 动力触探的技术要求 7.3.3 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7.3.4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的应用 §7.4 标准贯入试验(SPT) 7.4.1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 7.4.2 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 7.4.3 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7.4.4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7.5 十字板剪切试验(VST) 7.5.1 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7.5.2 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 7.5.3 十字板剪切试验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7.5.4 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的应用 本 章 结 束 * 工程地质学 退出 §7.1 静力载荷试验(CPT) §7.2 静力触探试验(DPT) §7.3 圆锥动力触探(DPT) §7.4 标准贯入试验(SPT) §7.5 十字板剪切试验(VST) Ⅰ. 压密阶段 oa段,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载与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土中 τ<τf,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Ⅱ.局部剪切阶段 ab段,荷载增加,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性变形区 Ⅲ.破坏阶段 bc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荷载增加,沉降急剧变化 0 s p p0 pu a b c 1.确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承载力提供依据 2.估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基床反力系数K 静力载荷试验可用于: 1.承压板刚性的方形或圆形板,面积0.25~0.5m2, 2.试坑宽度≥承压板直径3倍 3.尽量减少坑底开挖和整平对土层的扰动, ①试土层为软粘土或饱和松砂时,应预留20~30cm厚的原状土 ②试验标高低于地下水,要先降水,并在坑底敷设5cm的砂垫层, 待水位恢复后再试验 ③承压板与土层接触处,敷设厚1cm左右的中砂或粗砂层 4.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过程 ①第一级荷载接近卸去土自重,每级荷载增量取预估1/10~1/8Pu,总荷载接近Pu, ②荷载的测量精度达到1%,沉降量测量精度达到0.01mm ③试验点附近应有取土孔提供土工试验指标或其它原位测试指标,试验后应挖取土试验,描述2.0倍承压板宽度内土层结构变化 ④试验中止条件 确定地基承载力 强度控制法 1.P~s曲线有明显直线段,取该直线段终点对应临塑荷载p0 2. P~s曲线无明显直线段,取lgp~lgs曲线或p~△s/ △p曲线上转折点对应压力 相对沉降控制法 承压板面积为0.25~0.50m2, 1.对于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取s/b=0.01~0.015对应荷载 2.中高压缩性土,取s/b=0.02对应荷载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以p~s临塑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相对沉降量s/b来确定地基承载力 极限荷载法 当比例界限p0和极限承载力pu接近 当比例界限p0和极限承载力pu不接近 Pu的确定 ①用P~s曲线、 lgp~lgs曲线、 p~△s/ △p曲线的第二转折点对应荷载 ②取相对沉降s/b=0.06相应的荷载 ③采用外插作图法 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 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Ks 载荷试验基床反力系数 基准基床反力系数 基床反力系数 确定地基变形模量E0 电缆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单桥探头 双桥探头 单桥探头 只能测定一个触探指标—比贯入阻力ps 双桥探头 同时测出锥尖阻力qc和侧摩阻力fa 近似理论三大类 1.承载力理论分析——适用于临界深度以上、无压缩性土层的贯入情况 2.孔穴扩张理论分析——适用于压缩性土层 3.稳定贯入流体理论分析——适用于饱和软粘土 适用范围 粘性土、粉土、砂土 试验目的 1.根据贯入阻力曲线的形态特征或数值变化幅度划分土层 2.估算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3.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4.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判定沉桩可能性 5.判定场地地震液化势 主要成果 1.比贯入阻力—深度(ps-h)关系曲线 2.锥尖阻力—深度(qc-h)关系曲线 3.侧壁摩阻力—深度(fs-h)关系曲线 4.摩阻比—深度(Rf-h)关系曲线 ps-h曲线 qc-h曲线 fs-h曲线 Rf-h曲线 成果应用 1.划分土层界线 ①上下层贯入阻力相差不大时,取超前深度和滞后深度的中心,或中点偏向小阻力土层5~10cm处作为分层界线 ②上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