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第1章 钻井工程地质条件1
式中:Vpc—机械钻速,m/h; n — 转速,r/min; W — 钻压,kN; db— 钻头直径,mm 二、 地层压力评价 lg(o.457Vpc/n)的绝对值与机械钻速成反比,故与d指数也成反比。在正常地层压力条件下,若岩性和钻井条件不变,机械钻速随井深增加而减小,则d指数随井深增加而增大。钻遇异常高压层,由于地层欠压实,机械钻速增大,d指数则相对减小。据此可评价地层压力。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dc指数 Rehm Meclendon(1971)研究了钻井液密度变化的影响(钻井液密度增大将导致机械钻速降低,d指数增大),提出了修正的d指数,称为 dc 指数。 式中:ρn— 地层水密度; ρd— 钻井液密度 二、 地层压力评价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在正常压力层段,若岩性和钻井条件不变,机械钻速随井深增加而减小,则dc指数随井深增加而增大。在半对数坐标中,dc指数与井深呈线性关系,称之为正常压力趋势线。 当钻遇异常高压层,由于地层欠压实,机械钻速增大,dc指数则相对减小,偏离正常趋势线。根据偏离程度可计算出地层压力。 dc 二、 地层压力评价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地层压力的计算-经验公式法 式中:ρp— 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g/cm3; ρn— 地层水密度, g/cm3; dcn— 所求井深处,正常趋势线上的dc dca— 所求井深处,实际的dc 二、 地层压力评价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等效深度:若深度为D的异常压力地层与正常压力段的某一深度De处的地层具有相等的dc指数,则可以认为两处地层的压实程度相同,基岩应力相等, 即:若dc(D)=dc(De), 则σ(D)= σ(De)。 De 二、 地层压力评价 地层压力的计算-等效深度法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De处:po(De)=σ(De)+pp(De) D处: po(D)= σ(De)+pp(D) 井深D处的地层压力为: pp(D)= po(D)- po(De)+ pp(De) =GOD -(GO -Gpn)De De 式中:Gpn— 等效深度De处的正常地层压力梯度, Mpa/m; Go— 上覆岩层的压力梯度, Mpa/m; De — 等效井深,m 二、 地层压力评价 地层压力的计算-等效深度法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1)收集泥页岩地层的正常压力和异常压力层段的钻井资料: 机械钻速、钻压、转速、钻头直径、地层水密度、实际钻 井液密度; (2)计算dc指数; (3)在半对数坐标中绘制散点图,求出正常dc趋势线; (4)计算地层压力。 二、 地层压力评价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dc指数法评价地层压力的步骤 1)水力参数、地层岩性、钻头类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机械钻速的变化,从而导致dc指数的变化。因此,dc指数法评价地层压力存在较大的误差。 2)声波法和dc指数法只适用于泥页岩地层(砂泥岩剖面)。对于碳酸岩地层,目前尚无合适的方法。 二、 地层压力评价 3、地层压力监测——dc指数法 局限性: 地层破裂压力:在井中,当井内液体压力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三、地层破裂压力 (1)HubbertWillis(1957)休伯特和威利斯法 认为: ① 三维不均匀应力状态,σ1>σ2>σ3,σ3=(1/3~1/2)σ1 ② 井内液压力必须克服地层孔隙压力和最小有效水平地 应力时地层才能破裂。 1、定义 2、预测方法 (2)Mathews Kelly(1967)马修斯和凯利法 认为:① 水平均匀地应力状态,σ3=σ2=Kiσ1 ② 井内液柱压力必须克服地层孔隙压力和最小 有效水平地应力时地层才能破裂。 三、地层破裂压力 2、预测方法 Ki-为骨架应力系数,无因次 (3)Eaton(1969)伊顿法 认为:① 水平均匀地应力状态, ②井内液压必须克服地层孔隙压力和最小有效水 平地应力时地层才能破裂。 三、地层破裂压力 2、预测方法 (4)黄荣樽(1985) 认为:① 井壁岩石处于三维不均匀应力状态, σ1 >σ2>σ3 ; ② 水平地应力由上覆岩层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教学设计.docx VIP
- 数据结构常用算法数据结构算法.pdf VIP
-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100项科学发明.doc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ppt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金刚砂地坪施工技术交底.pdf VIP
- 人教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背诵版).pdf VIP
- 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