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_酱油_a教案
2) 酵母菌 酿酒酵母菌能利用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进行酒精发酵生成乙醇同时生成甘油、高级醇、醛、有机酸等风味物质。 酯香型酵母,能发酵生成酱油的芳香成分如4-乙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酯类等。 * 3 )乳酸菌 乳酸菌利用糖发酵生成乳酸,乳酸是构成酱油风味的成分之一,与乙醇生成乳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香气成分。 * 1.3.2 几种微生物特征1)米曲霉 A.外观特征:黄绿色,成熟后黄绿色为主的淡绿褐色;分生孢子头呈放射形,顶囊近球形,直径为40~50μm最适温度37℃;水分50%左右较适宜,低于30%,菌丝生长稀少。 因此,需控制温度,适宜的湿度, pH值,在繁殖阶段通入较多的新鲜空气。 * B.米曲霉分泌复杂的酶系统主要的酶 蛋白质水解酶 以碱性蛋白酶和半碱性蛋白酶为主,碱性、中性、酸性蛋白酶共同作用分解蛋白质。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酰胺生成鲜味物质谷氨酸。 胞内酶 最适温度37℃,pH值7.4,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可提高酱油的鲜味。 淀粉酶 分解糊精、葡萄糖是酱油色素的前体物质,为酒精发酵创造了条件,淀粉酶活力的强弱影响酱油的香气、色素。 * C.菌种要求 ⑴蛋白酶及糖化酶活力强; ⑵生长繁殖快; ⑶对杂菌抵抗力强; ⑷发酵后具有酱油固有的香气而不产生异味; ⑸不产生黄曲霉毒素。 * D. 培养条件与种类 培养条件:米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2~35℃,低于28℃或高于40℃生长缓慢,42℃以上停止生长。 当温度在25℃以上时,温度越高,蛋白酶、谷氨酰胺酶生成越少,淀粉酶生成越多。所以,制曲时应控制前期温度32~35℃,以利于长菌;后期温度28~30℃,有利于蛋白酶、谷氨酰胺酶生成。 种 类:①AS3.863;②AS3.951 * 2)酱油曲霉 酱油曲霉的内-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较高。 日本制曲菌株比例:米曲霉 79% 酱油曲霉21% 与米曲霉酶相比,其碱性 蛋白酶活性较强。 * 3)酵母菌(对酱油香气和风味影响很大) 鲁氏酵母 耐高渗透压 ,能在含盐极高的物料中生长,能在含18%食盐的基质中繁殖,占酵母总数的45%,是发酵型酵母,出现在主发酵期;随发酵温度升高,自溶,促进易变球拟酵母、埃契氏球拟酵母、酱醪结合酵母的生长。 在酱醪发酵后期,添加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可提高酱油风味。 球拟酵母为酯香型酵母,能生成 酱油如下香气成分:4-乙基苯酚 4-乙基愈创木酚、2-苯乙醇,酯 球拟酵母 * 4)乳酸菌 酱油四联球菌(后期) 嗜盐球菌(前期) 注意乳酸含量的控制(1.5mg/mL) * 1.4 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 蛋白质的水解 鲜味:谷氨酸、天冬氨酸 色素: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氧化形成黑 色素 淀粉的分解 色素及香气:葡萄糖经酵母菌、乳酸菌发酵,产乙 醇、乳酸等 脂肪的分解 香气:脂肪酸可参与酯类的反应 纤维素的分解 色素:纤维素二糖可和氨基酸生成色素 * 1.5 酱油色素的形成 酱油色素形成的主要途径:美拉德反应(Mallard反应)。 美拉德反应是羟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间发生的非酶促反应,最后生成褐色的类黑色素。 参与反应的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肽、蛋白质、胺类等, 羟基化合物有:单糖、醛、酮及多糖分解产物等。 * 该反应的速度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 羰基化合物中,五碳糖的反应性最强,是六碳糖的10倍;双糖类反应速度缓慢; 氨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顺序为:胺类 >氨基酸>肽>蛋白质。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及含苯环、杂环的氨基酸反应速度较快。 美拉德反应影响因素 * 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与pH有关: pH大于3时,随其增加而增快 与水分有关: 10%-13%最易发生 * 酶褐变反应 需酪氨酸、酚羟基酶、多酚氧化酶、氧同时存在 * 色素的形成,与原料的种类、配比,制曲和发酵温度,酱醅含水量等条件有关。 a增大麸皮用量(麸皮多聚戊糖含量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