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学在古地震学中的应用举例
考古学在古地震学中的应用举例
摘要:应用考古学方法来确定地震活动时考古学和地球科学的一种交叉研究。许多考古学方
法源自于地质学。这些考古学方法应用了地质学先前用过的许多定律,例如均变和叠加的定
律。同样,利用考古手段和考古资料研究历史上地震现象,以探寻古代地震规律的学科。是
考古学与地震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研究工作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中国有丰富的历史
文献,众多的古代石刻碑记和一批历经地震劫难而又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为推断历史上地
震的时间、震中地点、破坏程度和震前预兆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震考古的研究成果,可
为现代预测、预防地震灾害服务。该文试浅析考古学方法在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古地
震学的研究。
关键词:考古学 考古学方法 古地震
古地震是指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史前和历史没有明确记录的地震时间。古地震学则是
一门揭露和研究地质记录中保存的过去地震事件的科学。它的优势在于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
仪器和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和局限性,使我们能够在几个地震重复周期的时间段上认识断
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在防震减灾的系统科学中古地震学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
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方法分为类型学和地层学,类型学则源自于古生物学的研究方
法,而地层学则是源自于地质学的理论方法,而且参照了地质学方法中的均变和叠加理论。
只是考古学和地质学对沉积物的研究各不相同,也就是说考古学和地质学研究侧重点不同。
考古学家主要热衷于不同地层构造组分的研究,即揭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古文化特点;
而地质学家则着重于研究岩层本身。考古地点和岩层包含了有关人类技术能力和人类行为产
物的信息,这些都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为了揭示这些人工制品标本和有关的动植物标本
数据,考古学家需要开挖并细致地检查大量的人类遗留物。
考古学方法应用至古地震学中则有一下几个方面:考古学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构造时间或
者变形地貌的年龄;形态清晰的考古遗迹可疑提供构造变形的几何学特征;考古学提供的文
化线索可用于分析构造活动方式和幅度。
1、考古学方法用于确定古地震测年
古地震学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过去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和重复间隔,因此,测年技
术是古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地震年代技术包括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古地震测年的技术
方法;二是采样和确定事件发生年代的方法。由于绝大多数的古地震遗迹保存在第四纪,尤
其是晚第四纪地层中,所以古地震年代学在内容和测年方法上与第四纪年代学密切相关。目
前用于地震学的测年方法与用于考古学的方法基本一致,应用于构造地貌学的考古学定年方
法和其他定年方法的原理都是基于地层学原理。现行的第四纪年代学方法超过20种,这些
方法如:碳十四、热释光、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裂变径迹法、钾氩法、铍十法、古地磁
法等等,这些用于考古学测年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古地震测年方法当中。而如果发生古地
震的区域同样有着考古遗迹,则采样的方法就会比较简单,而且古地震的年代也会比较准确
地确定在一个范围之内。
考古定年有其优越性。根据建立起来的完整陶器序列,可以鉴定陶片的年龄,其精度
可达几十年。将石器和天然碎石区分开来,可以鉴别距今300万年来沉积物的年龄。愈接近
现代,考古学方法的精度愈高。
青海喇家遗址的情况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位于青海民和县官亭盆地的喇家遗址,是一处其家文化中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
2000-2001年的考古发掘中,这里发现了一处十分罕见的史前灾难事件现场。喇家遗址位
沿黄河发育的北岸的二级阶地的前缘(如下图所示)。喇家遗址的文化层就分布在早期阶地
的阶地地面上,其中出土有人类居住的房址和大量的器物,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考古学家
14
认定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晚期文化层中木炭 C 年代测定为(3792±43)~
(3678±75)aBP (经数轮校正,半衰期为5730a)
(夏正楷杨晓燕 叶茂林 青海喇家一致史前灾难事件,科学通报 2003年6月,第48卷 第
11期。)
在喇家遗址及其周围地区,地裂缝、砂管和地面形变等古地震遗迹十分发育,根据遗
址发掘现场的情况及地貌特征,喇家遗址形成的情况为:地震发生在先,接着是大规模的山
洪暴发,喇家遗址中的人未来得及逃难便被洪水淹没,从现场的照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想象
到当时的人们挣扎的情况。则如果要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