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知识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以呕吐为主,体温正常,常见葡萄球菌肠毒素、腊样芽孢杆菌和砷中毒等。 2)腹痛: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多见变形杆菌中毒;上腹部、脐周阵发性绞痛,回盲部有压痛,常见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3)腹泻:血水便常见于副溶血性弧均中毒;水样便常见于沙门氏菌、变形杆菌中毒。一般无里急后重。 4)特殊症状:瞳孔缩小多见有机磷农药中毒;口唇、指甲青紫多见亚硝酸盐中毒;运动神经、颅神经运动障碍为肉毒毒素中毒;头晕(眩晕)、视力模糊、颜面潮红、兴奋(似酒醉状)常见为大麻油中毒;头昏、头晕、心悸、颜面潮红、荨麻疹常为组胺(过敏)中毒;头晕、呕吐、抽搐(癫痫)常见鼠药—毒鼠强中毒。 5)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细菌型中毒;春季多见苦杏仁、发芽马铃薯中毒;秋季常见四季豆中毒。 6)中毒食品:畜、禽肉类多见沙门氏菌中毒;肉制品、凉拌菜多为变形杆菌中毒;奶及制品、剩米饭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和腊样芽孢杆菌中毒;罐头、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等)常为肉毒毒素中毒。 由于食物中毒病人较多,不仅存在个体差异,且食用的食物品种、数量不同,因此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有时并非典型和突出,不可单纯依据某个症状或可疑食物而妄下结论,必须综合上述内容,全面考虑,做出分析与判断。 病因确证调查(中毒原因调查) 经初步调查和分析所形成的判断是否正确,必须在病因确证调查中取得证据,以证实或否定上述判断,为此: ①查询新发现病例 经初步调查和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所确定的病例为依据,是否还有未发现、未报告、未就诊的病人进行追查,并做好登记。排除无关人员,以确定本次事件中的最终病例数。 ②查明食物被污染的条件、环节及有关因素 1)食物(原料、半成品、成品)品种、来源、数量、运输、贮存条件等; 2)食物加工方法;包括: a、食物加工前后有否感官等异常发现; b、是否购进或使用了新的原辅料; c、是否改变或采用了新的加工方法,必要时重新作现场加工操作; d、工用具的使用情况(生熟不分、存放、洗消等); e、必要时按事物(含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供应渠道作追溯性调查; 2.调整的范围: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上款规定的食源性疾患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按照该法执行。 本规定中所指的食物中毒报告含疑似食物中毒的情况。 第三条:凡是本省行政区内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实行一事一报制度。 3.各机构职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为食物中毒事故的法定接受单位和责任报告单位,所属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物质检测及信息网络报告负责单位。 第五条: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接收病人的医疗卫生单位是食物中毒的法定报告人。 4.食物中毒事故分类: 第六条:食物中毒事故分重大和普通两类。重大事故是指发病人数超过100人(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发病人数超过50人)或死亡1人以上或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情况。 普通事故是指上述重大事故之外的食物中毒事故。 5.事故的报告时限: 第七条: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实行属地管辖和紧急报告制度。法定报告人在发现食物中毒情况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事故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普通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时限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6.卫生行政部门工作职责: 第八条:接到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按规定时间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7.报告的方式: 第九条: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方式,除使用《食品卫生事件报告卡》外,还应当用文字报告;在传真和网络报告的同时,可通过电话进一步说明情况。 8.文字报告的内容: 第十条:重大食物中毒报告的内容应当尽可能详细,除发生中毒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食品、主要的临床表现和病人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等外,还应分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及时将事态变化、采取措施、控制情况、事故原因、处理意见及工作建议等上报。 9.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食物中毒报告职责,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食物中毒事态蔓延对社会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