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陆羽第一次向崔大夫表明了自己的志向:立志茶学研究,写一部关于茶的专著。随后陆羽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周游考察。 长期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全书分为十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 一之源:说明茶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二之具:记采茶、制茶工具; 三之造:记茶叶的加工过程; 四之器:记煮茶和饮茶工具; 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方法; 六之饮:记饮茶之法; 七之事:历史上出现的茶事活动或传说。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2)茶经的历史功绩 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自《茶经》问世,天下益知饮茶矣。”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 (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 (“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宋.吴自牧《梦梁录》) 斗茶 又称为茗战,是宋代茶人评比茶叶品饮技术的高下,形成的一整套品饮抹茶(细末绿茶)的艺术. 斗茶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燲(xié)盏、点茶六个步骤。   灸茶,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   罗茶,用细绢做的茶筛筛下碾好的茶。   候汤,就是煮开水。   燲盏,是把茶盏放到火上面灸热。   点茶,是把煮好的开水冲到装有茶末的茶盏内,并把水与茶调匀。 点茶是先将茶粉加入少量开水调成膏状,然后用茶筅击拂,使汤花显现,以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而且汤花与盏咬紧,保持时间长为胜。整个过程深入细致、适情适意、注重人的感官享受和审美情趣。 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蝾,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茗园赌市图》斗茶图(此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人物为主,画面上人物不少,画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茶杯品茶的。右前边有一挑茶担卖茶小贩,停肩观看,还有一妇人一手拎壶另一手携小孩,边走边看斗茶。此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壮年、儿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贩们的“斗茶”,个个形象生动逼真,把宋代街头民间斗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在世人面前。 六、中国茶的传播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怎样从原产地向其他地区传播的呢? 经史学家们的研究认为:茶树的传播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交通、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从生物学观点看,物种顺着江河的流向而扩展、传播的。即从云南 四川 陕西 河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等地。 2.茶向国外传播 我国茶叶对外传播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来华的僧侣和使臣,将茶叶带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因而使得中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饮用方法得以流传。 2)通过派出的使节,以馈赠形式将茶叶作为礼品与各国上层进行交换。 3)通过贸易往来,将茶叶作为商品向各国输出。 3.我国茶区分布 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0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