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础医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 液 循 环 (blood circulation)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活动呈现周期性特点 周期性活动有以下两大方面表现: 兴奋(即AP)的产生及扩布-心电图 推动血液流动-伴随心瓣膜启闭,出现心音。 一、心脏的周期性活动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概念 1、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 械活动周期。 收缩期(systole) 舒张期(diastole) 2、时程:心动周期∝1/心率(heart rate) 3、活动的一般规律 1)心房活动先于心室 2)左右两侧心房或心室活动几乎同步 3)无论心房或心室,收缩期舒张期 4)全心舒张期 5)心率增快,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 (二)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力变化原始动力,由此产生的压力梯度是泵血的根本原因。心房活动为辅,心室活动为主。 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腔室间流动的直接动力。   (三)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变化 (四)心音和心电图 (-)心音和心音图 在心动周期瓣膜关闭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形成声音,通过周围组织的传导,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可以听到,称为心音。 用换能器将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用记录仪记录下来的图形就是心音图。 第一、第二心音比较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约为70ml(60~80ml)。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即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5L/min(4.5~6.0L/min)。 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 2、心指数 1)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之为静息心指数。 正常为3.0~3.5L/min·m2   意义: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 (二)射血分数 1、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2、射血分数=搏出量/室舒末期容积% 3、正常为55%~65% (三)心脏做功量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2)影响效应:一定范围内,搏出量∝初长度 静脉回心血量 3)特点: (1)属于心肌细胞的自身调节功能,称 心肌异长自身调节。 (2)心肌初长度改变增强心泵血功能的范围较 宽,但有限度。 4)生理意义:保证心输出量与静脉回心量相适应。 5)临床意义:输液过多过快所出现的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后负荷 1)源自动脉血压 2)搏出量∝1/动脉血压(一定程度上) 3、心肌收缩能力 1)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 内在特性。 2)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活化的横桥数量、ATP酶的活性 3)常称此为“等长自身调节” 4)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如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使 心肌收缩力增强。 (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 =(搏出量×心率) 1、在一定范围,心输出量∝心率(40Se/min~160/180Se/min) 2、心率160/180Se/min或心率40Se/min,心输出量均减少 四、心脏泵血功能储备(cardiac reserve) 1、概念: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提高的能力, 称心力储备。 2、形式:心率、搏出量变化两方面。 1)心率储备 心率在40Se/min~160/180Se/min 2)搏出量储备 第二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一)心室肌的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约-90mV,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静息电位稳定 (二)心室肌的AP及其形成机制 全过程分为0、l、2、3、4五个时期 1、0期(去极化期) 膜内电位 -90mV变化到+30mV 历时仅l-2ms 原因:快钠通道被激活,Na+内流 1)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 膜内电位降到0mV左右 历时10ms 0期和1期构成锋电位。 原因:K+的一过性外流。 2)2期(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