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六章_培养基
微生物工程 制作人:刘凯 邹春城 雷文宗 刘正强 夏博 第六章 培养基 六.培养基 3.1 培养基的成分 3.2 营养物质的调节 3.3 培养基的类型 常用培养基的基本条件 培养基: 用于维持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促进剂,前体和水等。 一般培养基要求: ①必须含有合成细胞组成所必需的原料; ②满足一般生化反应的基本条件; ③一定的pH条件; 3.1 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一.能源物质 微生物一切行为都需要消耗能源,所以能源物质是必不可少的。如光能是光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氢,硫,氨,亚硝酸盐等是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如细菌炼铜。碳水化合物,石油,天燃气等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二、碳源 1、作用 提供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所需的能源和合成菌体所必需的碳骨架; 提供合成目的产物所必须的碳成分。 2、来源 糖类、油脂、有机酸、正烷烃 3、工业上常用的糖类 ① 葡萄糖 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 但会引起葡萄糖效应 工业上常用淀粉水解糖,但是糖液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指标. ② 糖蜜 糖蜜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制糖工业的副产物。 糖蜜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一般糖蜜分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葡萄糖蜜。 ③ 淀粉、糊精 使用条件:微生物必须能分泌水解淀粉、糊精的酶类 缺点:难利用、发酵液比较稠、一般2.0%时加入一定的α-淀粉酶成分比较复杂,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等等。 优点:来源广泛、价格底 难利用,可以解除葡萄糖效应 ④油和脂肪 使用条件:微生物必须分泌脂肪酶。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或脂肪被水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氧化成CO2和H2O 需氧量大,释放能量多。 例:地衣牙孢杆菌生产α-淀粉酶 碳源对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碳源 细胞量 α-淀粉酶 葡萄糖 4.2 0 蔗糖 4.02 0 糊精 3.06 38.2 淀粉 3.09 40.2 嗜碱芽胞杆菌(AC-2)中碳源对碱性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 结果:各种碳源相差不大 推论:该菌种的碱性纤维素酶为组成型 苏勤,林业化学与工业,2004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三、氮源 氮源主要用于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和含氮代谢物。 1、无机氮源 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 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称为迅速利用的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引起pH的变化如: (NH4)2SO4 → 2NH3 + 2H2SO4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铵,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 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 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 2、有机氮源 来源:工业上常用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的原料: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 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有机氮源成分复杂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影响,而另一方面有机氮源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有机氮源选取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料的波动对发酵的影响。 例玉米浆: ①可溶性蛋白、生长因子(生物素)、苯乙酸 ②较多的乳酸 ③硫、磷、微量元素等 氮源使用注意的问题: 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应当混合使用 早期:容易利用易同化的氮源—无机氮源 中期:菌体的代谢酶系已形成,则利用蛋白质。 有些产物会受氮源的诱导和阻遏 例: 蛋白酶的生产 有机氮源选取时也要考虑微生物的同化能力 开发效果好、有针对性的有机氮源仍然是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四.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各种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中,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职生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工智能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pdf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及社会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公示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docx
- 晶体工程资料.pdf VIP
- 成都川师锦华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晶体工程.ppt VIP
- ASUS华硕ROG SWIFT PG65UQ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