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6.4.2 小结 与钢筋混凝土构件比较可知: 当材料强度及截面面积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具有相同的承载力,即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要大得多,即预应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 预应力筋始终于高拉应力状态,而混凝土则在NN0时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因而可以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特长。 4. 施加外荷载至混凝土压应力为零-消压拉力N0 消压状态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相当于非预应力构件的起始状态。从消压状态开始,以后荷载增量(N- N0)产生的应力增量与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从零开始加荷产生的应力类似。 5. 施加外荷载至混凝土拉应力为ftk-开裂拉力Ncr 6. 继续施加外荷载至截面完全开裂后 开裂后(NNcr),在裂缝截面轴力全部由钢筋承担,即 7. 继续施加外荷载至Ap、As达到其设计强度-极限轴力Nu 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应力达到其抗拉强度时,构件达到极限轴力Nu pII s cII c s s = 施加轴力前 cII EP PII p s a s s + = 0 0 = c s 消压状态 N 0 N 0 tk EP p p f a s s + = 0 tk c f = s 开裂轴力 N cr N cr p p Ap+As N N 0 0 - + = s s 开裂后 N N cr N N cr pd p f = s 极限轴力 N u N u 预应力损失的分批及组合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从预加应力开始即需要进行计算,而预应力损失是分批发生的。因此,应根据计算需要,考虑相应阶段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第一批损失?l I -传力锚固时(混凝土预压前完成)的损失; 第二批损失?l II -传力锚固(混凝土预压)后完成的损失。 1 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回缩引起的损失sl1 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固时,由于锚具受力后变形、垫板缝隙的挤紧以及钢筋在锚具种的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记为sl1。 二.预应力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对直线预应力筋: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反摩擦的影响 曲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时,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使预应力筋有回缩的趋势,从而产生反向摩擦力以阻止其内缩。 反向摩擦力只在一定的影响长度lf内发生,即在距张拉端lf处,预应力筋的内缩值为零。 * Lf以及σl1不适用于曲线配筋的后张法构件(具体算法可参考相关文件) 圆弧形曲线段 减少锚固损失 的措施 采用回缩小的锚具; 采用超张拉工艺; 对于先张法,尽可能加大预制台座长度。 2.摩擦损失sl1 摩擦损失是指在后张法构件张拉预应力筋时,由于预应力筋与周围接触的混凝土或套管之间存在摩擦,引起预应力筋应力随距张拉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孔道偏差等因素引起的 *曲线型孔道而引起的 直线预应力筋 曲线预应力筋 预应力孔道偏差影响系数和摩擦系数 摩擦损失的计算实例 一端张拉 两端张拉 超张拉 减少摩擦损失的措施 采用两端张拉工艺; 采用超张拉工艺, 3.温差(热养护)损失sl3 为缩短先张法构件的生产周期,常采用蒸汽养护加快混凝土的凝结硬化。 升温时,新浇混凝土尚未结硬,钢筋受热膨胀,但张拉预应力筋的台座是固定不动的,亦即钢筋长度不变,因此预应力筋中的应力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产生预应力损失sl3。 降温时,混凝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与预应力筋之间已具有粘结作用,两者共同回缩,已产生预应力损失sl3无法恢复。 设养护升温后,预应力筋与台座的温差为D t ℃,取钢筋的温度膨胀系数为 a=1×10-5/℃,则有: 减小温差损失的措施-分阶段升温养护。 4.松弛损失sl4 松弛的定义 在预应力筋的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其内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松弛。 钢筋的松弛实际上是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松弛的发展规律 初期发展快,第一小时内松弛最大,24h内可完成总松弛的50%,《规范》按1000h完成100%考虑。 影响松弛的主要因素 与钢筋品种、初始应力大小、持荷时间、超张拉工艺、 温度等因素有关。 采用超张拉时为0.9,不采用时为1.0 常数参见规范的相关内容 见表10-5 松弛损失的计算 根据应力松弛的长期试验结果,《规范》取: 减小松弛损失的主要措施 采用低松弛钢筋; 采用超张拉工艺。 5.收缩徐变损失sl5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都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度的缩短,预应力筋随之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 由于收缩和徐变是同时随时间产生的,且影响二者的因素相同时随变化规律相似,《规范》将二者合并考虑。 《规范》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按下列公式计算: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符号定义见P222 减小混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