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用嗓及嗓音保护
科学用嗓的正确状态形象地说叫做: 抓两头,解放中间。 1、两头:包括下头和上头,下头指两肋与小腹拮抗对气息的控制,上头指口腔的共鸣控制和吐字归音的技巧。 2、 中间:喉头和声带。 3、 抓两头,指发音的注意力应当集中于对气息的控制,及对吐字与口腔共鸣的控制;解放中间,指放松喉部,使声带处于能够自如振动的状态。 * 科学用嗓及嗓音保护 刘 菲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人的工具是工厂发的,教师的工具是天生自带的。教师的工具就是一副嗓子,它是执教者的本钱,没有了它,一切美妙如意的教学言语都无法变成现实。由此可见,学习掌握科学用嗓技术,形成科学用嗓的技能,对老师来说是么重要。 1、用嗓过多。 2、主要原因是缺乏保健知识,不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嗓子,科学用嗓。经常是讲话过多,过长,太大声,这极易造成声带损伤。 3、教学条件较差,教室过大,课堂秩序不好,外界环境嘈杂等,都会使教师的嗓音受到破坏甚至不可修复。 教师易患咽喉疾病 采用胸腹式呼吸法专门训练, (科学用嗓的基础)。 方法:模仿狗喘气的动作, 闻花香、打哈欠等常见生活现象中体验这种呼吸方法。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胸腹式呼吸的感觉了。 传统的称呼叫“用丹田之气”,我们可以用咳嗽、清嗓子这样的体验一下,我们在咳嗽、清嗓子的时候,常常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正确状态,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我们吸的气量足力大,用丹田之气发声,我们的声带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声带就不会轻易感受到疲劳了。 练 习 1、一口气数数 ,看谁数得长。 2、发“s” 3、发“a” 最佳音高位置是中音区,说话发音不觉得吃力,用声舒服,而且自己和别人听起来比较自如,别人听着也感觉舒服。声音的提高,要有气息的保证和共鸣腔的配合。 如:“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其中“一定”用高音说出来;体姿:腰板要直,胸稍内含,下颌微收,脖颈要直,这样的体姿,小腹收获得的较强气息才能有力地送达口腔、鼻腔,取得一定的高音共鸣。 1、 发高音时一方面要增加小腹的收缩力,下面给的气足一些,把气顶上去。 2、 另一方面口腔里边开大一些,声束向上走声音,才能取得高音共鸣,从而发出较高的声音。 吐字口腔共鸣 低音:寒风阵阵 高音:春色满园 练习 加大气息量加强吐字器官的紧张度,即加强力量,特别是唇舌的动作力度。不能在喉部用力,不能扯着嗓子喊。 练习:祖国伟大 1、嗓音根本保护是科学的用声方法;锻练发声能力,延长嗓音的使用寿命。 2、嗓子疲劳后千万不要喝冷水吃冷饮,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茶叶不是护嗓的好东西,里面的茶碱对嗓子绝对是有害的,大家可以多喝清热解毒的茶饮如菊花茶、甘草茶,还要防止嗓子受凉,冬天的早晨不要在室外练声。 5、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减少上呼吸道的感染机会,保证咽部和鼻腔的清洁健康; 6、如果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由于过渡疲劳而不是由感冒引起的声音嘶哑,有几个简单易行的应急办法,但同时应噤声,起码要减少用声量,少说和小声说话,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7、戒烟酒,防止慢性咽炎,导致容易上痰。 8、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 9、不要过多地清嗓子。因为当您作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如果您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但如果您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10、 取干黄花菜一把,放小锅内,加两小碗水烧开,待黄花菜熟后,晾温,加入适量的蜂蜜,早晚饮之,并将黄花菜吃下,数次即可见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