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研究]夏商周美术a
商代 公元前16世纪夏朝为商所取代,此后500多年中,奴隶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代原是以今河南郑州及其附近为活动中心,后屡次迁都,至公元前14世纪时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出现了商朝最强盛的局面。商的统治疆域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抵江南,在其周围还有一些臣服的方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大国。商代的国家制度、机构都更趋完备,逐步确立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使用大批奴隶从事农、牧、手工业。出现完整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和金文,尊天事鬼的祭祀活动名目繁多,仪式隆重。手工业有很大的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骨牙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专门的作坊,而且有着细致而明确的分工。以青铜工艺为代表的美术创作是继原始彩陶、黑陶以后出现在古代美术史上的又一个高潮。青铜文化在整个精神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原先是活动于陕甘一带的古老农业部落,也曾臣服于商朝。由于商朝末年,统治阶级奢侈腐化,纣王实行残酷的统治.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起兵灭商,建立周朝,自此至公元前770年,史称西周;前770年,周平王把国都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时代又以前476年为界,前期称春秋时代,后期称战国时代,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为止。 西周 西周施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册封给宗室、姻 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诸侯王有权将土地和人民封给卿;卿也可以再封给士 。诸侯对周王、卿对诸侯、士对卿均要承担从征、纳贡等义务。 同时并行的是宗法制,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侯位的制度而形成大小宗区分严密、亲疏分明的宗法秩序。 周从商代获得了全部手工业设备、技术和富有经验的手工业奴隶,成为建立西周手工业的重要基础。周代手工业分工更细,种类众多,号称”百工”,其产品也逐渐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貌。西周农业生产发达,以“井田制”为土地制度 。 在思想文化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统治之术,很注重“礼”的等级关系,文字以金文为普遍的书写形式,重视教育。 东周 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走向解体的社会变革时期,周王室日渐哀微,各诸侯国通过战争发展自己的势力,出现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局面。经过300年的兼并,最后形成七雄并立的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统治者实行变法,进行政治改革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势力.导致奴隶制土崩瓦解,新的封建制度从此诞生。 此时铁制工具已经在各行业中普遍应用,私营作坊、私商不断出现,工商业城市呈现出繁华景象。思想文化方面,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局面,儒家、道家等学派奠定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文史、艺术、科技等其他各方面,春秋 战国时代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商、周两代美术创作中以青铜器和玉器的成就最为显著,绘画和雕塑艺术虽然多数尚末脱离工艺装饰的性质,但已有了独立的创作。特别是到战国时代,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的各门类都以新的面貌涌现出来,各自独立发展,呈现出—片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综合起来看,青铜艺术集工艺美术、雕塑、绘画以及书法等美术种类的特征、手法和成就于一身,成为夏、商、周三代艺术成就最集中、最辉煌的代表。 夏商周美术 第一节 青铜器 第二节 雕塑 第三节 绘画 第四节 书法 第五节 工艺 第六节 建筑 铜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人类物 质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首无使用红铜(纯 铜),然后才进一步掌握冶炼青铜。青铜器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飞跃提高,具有创时代的意义。夏、商、西周 和春秋是青铜器铸造的辉焊时期,历史上称其为青铜时代。 铜是一种贵重金属,青铜器在当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称为礼器。青铜礼器象征着奴隶主的权威,并具右区分尊卑贵贱的功能,这种功能在西周奴隶制发展到高度时期表现得最为充分。后来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青铜礼器也逐渐失去原来的作用。青铜器的类别很多,其形制名称多为令人所不熟悉。 2.盛食器:簋、盨、簠、敦、豆 敦 器型为器盖与器身均为半圆球状,盖与身相合而成圆球形,故有西瓜鼎之俗称。盖与身两侧均有二环耳,有些器身侧位兽面衔环。盖上有三盖钮,身底部有三足,其盖亦可反置而盛食物。 偶方彝 商朝时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60厘米、口长69.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l千克 戈 一种有尖有刃的兵器,安以长木柄可供钩杀之用。 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