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小学的-小升初-语文-六年级-课件.ppt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小学的-小升初-语文-六年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小学的-小升初-语文-六年级-课件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分类 :两体对比。 一体两面对比。 作用: 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1、两体对比 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 2、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理说得透彻、全面。 例如: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对偶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 类型: 作用: 正对、 反对、串对(流水对) 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 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 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 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1、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一般的对联,上联和下联是平行的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但也有一种对仗的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 上下句内容从事物的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 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2)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引用 引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 引用包括以下两种: 直接引用 间接引用 Part 小升初语文 密训 句子 1.关联句、扩句与缩句 2.句式变换 3.修改病句 4.理解句意、歧义句 5.修辞 6.写句、仿句、句子衔接 7.标点符号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 反问 设问 对偶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 组成: 分类: 作用: 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本体、喻体、比喻词。 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弟弟成了泥人。 3、借喻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 (2)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例如: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 找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作用: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