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厂车间设备管理规定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备密封管理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管道密封的分类和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其难以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非生产的密封管理。 2 管理内容及要求 2.1 密封点的分类及统计范围 2.1.1 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的密封,属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旋转轴均属于动密封。 2.1.2 静密封:设备(包括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上或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及其它结合部位,均属于静密封。 2.2 密封点计算方法 2.2.1 动密封点计算方法:一对连续(旋转和往复)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2.2 静密封点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大小均称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另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多算一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是相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2.2.3泄漏点: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时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为泄漏点进行统计。 2.2.4 泄漏率: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 静(动)密封点泄漏点 ×100‰ 静(动)密封点总数 2.3 密封点验收标准 2.3.1静密封点验收标准: a.设备及管路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污垢。 b.焊接部位及其它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用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c.电气设备、变压器、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d.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试纸不变色。 e.氮、空气系统,用10mm宽、100mm长薄试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不变色。 f.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漏、无污垢。 g.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漏、无污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h.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2.3.2动密封点验收标准: a.各类迷宫密封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b.各类油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有泄漏,运行间隔期未允许有微漏。 c.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d.齿轮油泵允许有漏油现象,范围为每两分钟不超过一滴。 e.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有漏油,采用清油的设备允许有微漏,并应随时擦净。 f.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初期一个月,末期三个月) g.输送物料介质的填料泄漏每分钟不超过5滴。 h.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2.4 密封点管理区域的划分 2.4.1 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和配件及其附属冲洗,消防、生活采暖等设备。管线和配件的动、静密封点管理,由各生产装置使用单位负责管理。 2.4.2 生产装置内的仪表伴管、第一道阀、流量孔板法兰及其取样管第一道阀、6″(包括6″)以上仪表调节阀的连接法兰、就地压力表由使用单位负责,仪表装置由仪表车间负责。 2.4.3 消防栓密封管理,由消防栓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2.4.4 管桥系统密封管理,按管桥分工范围管理。 2.5 密封管理 2.5.1 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档案一般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动静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总数、泄漏率等)。 2.5.2 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职责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2.5.3 各生产装置使用单位要积极开展创造无泄漏工车间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2.5.4 在密封管理上采用闭路循环的办法, 即:巡检查漏——挂牌——反馈——消漏——摘牌——巡检查漏。 巡检查漏:操作工巡回检查发现漏点。 挂牌:漏点处由操作工在发现漏点后立即挂牌。 反馈:操作工向值班长汇报,值班长向车间领导汇报,车间领导按排检修处理。 消漏:检修工在操作工的监护、配合下消漏点。 摘牌:漏点处理后,由检修工摘牌交操作工。 2.5.5 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0.3‰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1.5‰以下。 2.5.6 对能够消除的漏点应在当日内消除,记入消漏台帐,暂不能消除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2.5.7 每月按时做好泄漏点统计、上报工作。 2.6 密封管理职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