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长梁乡下坝初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工程,建筑面积1326m2,建筑高度14.400m,为四层砖混结构,建筑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根据我工程的实际情况,特有针对性的列出以下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二、注意的具体事项
(一)基础、主体施工部分
1、轴线定位不准,前后位置不一。
准确的轴线定位是施工的第一步关键工作,定位不准,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规划,影响到房屋的使用,甚至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比如上下层柱的错位,就给结构安全带来了隐患。
防治措施:
(1)主轴线的延长应整齐、美观、精确、清晰的标注在场地周围的围墙或建筑物上。
(2)轴线,应在四周设延长桩,以便于随时检查。
(3)每次都从同一个点起量。
(4)轴线的延长、延伸应使用精密的仪器,特别是不能通视时。
2、地梁变形和根部漏浆。
由于地梁的特殊位置,一般都不能安装底模,侧模也不容易固定牢固,往往造成侧模移位、梁变形、梁根部漏浆严重等问题。
防治措施:
(1)将地梁下的地基整平夯实;
(2)将地胎膜做成 形式。
3、沉降观测点不美观、保护不力。
目前的沉降观测点埋设,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埋设的部位高低不一致、左右不居中,伸出墙(柱)面的长短不一致,制作的形状不一致,所选用的材料及制作不精美,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力,竣工后也不便于保护和观测。
防治措施:
(1)埋设在室外地坪以下,做永久性的保护井。
(2)埋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做临时性的保护盒。要求牢固、美观,局部的装饰可以不受设计的限制,以美观协调为主。
4、混疑土楼板板面不平,成品保护不力。
现象:混疑土楼板大面积积水,抹痕严重,砂粒外露,存在脚印、物体碰撞打击印。
混疑土楼面不平,就存在着二种可能,一是局部板厚度过厚,造成混疑土的浪费,二是板厚度不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这就必须进行找平,有了找平层就容易造成空鼓,也增加了施工成本,还增加了荷载。
楼面的平整度控制得好,可以减去找平的工作,即可有效的避免楼面面层的空鼓,也可降低施工复检的成本。
防治措施:
(1)楼板钢筋绑扎完后进行标高复检。
(2)在每个房间定五个以上的标高控制点。
(3)在梁交叉处,适当减小主梁钢筋的高度。
(4)混疑土振捣完后,重力滚筒辗压数遍。
(5)辗压后用搓板初步整平。初疑前再用木搓板压浆一次,用塑料扫把清扫一次,以消除上道整平时的抹痕,用扫把轻扫后纹路一致,观感良好,同时增加砼与装饰找平层的接触面。
(6)混疑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
(7) 加强隔离保护。
5、楼梯踏步成形粗糙,保护不力。
保护不力主要是措施问题。仅仅强调加强保护是不够的,一是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施工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
防治措施:
(1)混疑土振捣完后,用木搓板初步整平。
(2)混疑土初疑前再用木搓板压浆一次,阳角宜到角。
(3)用“L”形模板进行保护,或者用模板直接钉于路面上,板边略伸出踏面。
(4)也可在混疑土中预埋角铁、扁铁、钢筋等。
6、梁下口棱角起砂。
(1) 梁下口棱角起砂,轻者影响主体的观感质量,重者还影响梁底钢筋的防潮保护,还会给抹灰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 除个别属振捣不密实外,主要为侧模胀裂所至。因此,应主要解决侧模胀裂问题。
防治措施:
(1)不使用“独头掌”。有的施工班组,往往为了拆除侧模的方便采用独头掌,侧模的固定不仅靠铁丝对拉。用铁丝对拉是不可能保证侧模不生产胀裂问题的。因为每道铁丝的拉扯受力程度不一致的、不均匀的,铁丝是柔性材料,受力后易产生拉伸变形,铁丝两端的固定也不利于控制,铁丝都是造成侧模胀裂的因素。
(2)应使用“琵琶撑”。使用琵琶撑才能在侧模的下口钉夹条(压条),将侧模的下口锁住,这是保证侧模不胀裂的有效措施。
7、梁板存在“冷缝”
“冷缝”是在施工方案中没有计划留置施工缝的位置,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上一振动棒的混凝土已经初凝,下一邦的混凝土才继续浇筑,而产生的施工缝。
在“冷缝”处,前一棒混凝土中就存在了因振捣不密实,甚至将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振动破坏而形成的“疏松”区。由于“疏松”区的存在就降低了梁的承载力,降低了板的抗渗性能,又由于“冷缝”为斜向缝,降低了梁的抗剪强度。这就给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施工功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防治措施:
(1)根据混凝土的搅拌能力、运输能力及浇筑能力,指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事先确定施工缝的预留位置,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
(2)加强浇筑现场的指挥调度工作。保证各浇筑部位适时投料和振捣。
(3)加强现场巡视,重点查看混凝土工作面的状态,在预留施工缝的范围内保证混凝土的连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最新版2016.doc VIP
- 2024年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全题库).doc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年产2.3亿片阿司匹林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doc
- HOLLiAS MACS V6.5.2用户操作手册(火电版).pdf
- 宜昌市西陵区社工招聘笔试真题 .pdf
- 四川超高层商务楼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三排落地式脚手架).doc VIP
- NexION1000-2000系列简易操作指南.doc VIP
- 肿瘤专科护士理论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