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灾荒史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灾荒史研究

海外晚清灾荒史研究 作者:艾志端/文 杜涛/译?????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0-7-22 10:52:00 西方对中国灾荒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30年代,40—70年代基本停滞,80年代以后日益增多,并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最早的西文研究是马罗利(Walter Mallory)的《饥荒的中国》(1926)。20世纪上半叶,中国频繁遭灾,马罗利以华洋义赈会秘书的身份,考察了这些灾害的政治、经济、自然和社会根源。国内最早的研究是邓拓的《中国救荒史》(1937)。马罗利和邓拓都注重灾害的成因。此后数十年,战争和革命比饥荒更吸引学者们的注意。1980年代初,灾害重新成为中国和西方的重要研究课题。从那时起,西方的中国灾荒史研究较少关注灾害成因,而更关注饥荒与中国政府的功能、世界历史中的清代救灾活动、文化和宗教对饥荒的反应三个问题。 饥荒与政府赈济 西方的中国灾荒史研究取得较大发展,始于1980年代初的几部重要著作,它们都把救灾作为晚清帝国的一项主要工作和成就。第一部著作是法国学者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该书1980年在法国出版,1990年译为英文。魏丕信运用丰富的资料,考察了18世纪的清政府在防灾和救灾方面的独到经验。他发现,政治强大和经济繁荣的大清政权维持了庞大的谷物储备来应对饥荒,同时把向灾区运输、发放粮食与其他救灾措施(如蠲免赋税、发放赈银、允许人们迁移等)结合起来。魏的著作鼓励学者们关注传统中国政府的成功而非薄弱之处。在他的影响下,王国斌和彼得·珀杜就官僚制度与灾荒合作撰写了长篇评论,发表在1983年的《哈佛亚洲研究》上,该文通过比较直隶与甘肃、江南两地的救灾活动,拓宽了魏的研究范围。   中国灾荒史研究也极大地得益于1980年8月在哈佛大学成立的“中国历史上的食品与饥荒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是索斯摩学院李明珠教授组织的,同时得到了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的赞助,它把第一代西方的中国学者联合起来关注灾荒,并促成了1982年8月《亚洲研究》(JAS)上的一次名为“食品、饥荒和中国”的讨论。这次讨论包括李明珠的介绍文章、李中清关于1250—1850年中国西南地区食品供应和人口增长的论文、彼得·珀杜的论文《官员目的和地方利益:明清时期洞庭湖地区的水控制》、王国斌对清代粮食骚乱的研究和一位研究印度灾荒的学者保罗·格里诺的《南亚视角下的评论》。与魏丕信一样,这次讨论关注的也是政治经济学、治国才能、人口统计学方面的问题,这一倾向主导了1980、1990年代西方的中国灾荒史研究。具体而言,他们都考察了政府政策和人类行为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在食品—饥荒史上与更大的人口统计和生态力量相比,政治权力具有相对重要性的问题,并考察了清政府防灾、减灾能力的不断变化。   在1980年成立的工作室中,五位参与者——魏丕信、王国斌、李中清、彼得·珀杜、戴慕珍同意更深入地共同研究该室提出的很多问题。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是1991年出版的《养民:1650—1850年中国的仓储制度》一书。这本论文集主要由魏丕信和王国斌撰写,对清朝各省仓储制度的发展、基本结构、内部运作、成就及最终的衰落进行了丰富的制度史研究,并对清朝仓储在晚清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重要的评价。此外,澳籍历史学家邓海伦在1996年出版的《聚讼纷纭的经国论议》中,对清政府的粮食贸易和大众生计的政策进行了研究。通过翻译和分析一系列重要的盛清文选,邓海伦认为,在国家因为抗灾而干预粮食贸易这个问题上,18世纪的官员有很大的分歧。   在对饥荒和中国政府问题的广泛研究中,李明珠的《华北赈饥荒:国家、市场和环境恶化(1690年代—1990年代)》(2007),考察了300年内直隶地区的政府、市民、意识形态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在20多年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该书对清代救灾活动的成效作了更深入的分析。在以乐观的眼光考察晚清时期农业、商业和人口问题的修正主义学者面前,李明珠重新评价了中国历史经验中饥荒、人口压力和农村贫困的重要性。她同意魏丕信和王国斌的观点,即18世纪的粮食贸易体系和国家仓储在保证“北京的粮食安全”上是有效的,它引导物资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流动,并且提供了“社会财富支持下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她指出,政府在促进直隶经济稳定中所发挥的强大作用并未导致当地长期的经济变化。另一方面李明珠提出,中国在19世纪的一些危机的根源可能可以追溯到盛清时期激进主义政策的成功。她认为,18世纪高压管理下的成功和政府给灾民提供救济的意愿维持了华北地区空前庞大的人口,并且使人民更愿意移居到靠近湿地和堤坝的水灾易发地区。密集的人口居住区意味着当水灾或旱灾发生时,人类付出的代价更高。她写道:“在很大程度上,19世纪的生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