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5无机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5无机盐

无机盐 什么叫无机盐: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元素中,除C、H、O、N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外,其余各种元素无论其含量多少,均统称无机盐。 主要元素:钙、磷—占体内无机盐总量的3/4;钾、硫、镁、钠、氯--占体内无机盐总量的1/4 微量元素:存在数量极少,甚至极微,如铁、碘、氟、锰、铬、铜、锌、硒、钴、钼、镊等 酸性食品:不是指在味觉上呈酸性的食物,而是指人吃进食物后,惊消化吸收,最后在体内变成酸性残渣,即含硫、磷、氯等多的食物在人体氧化后生成酸根。如鱼、肉、禽、蛋、米、面 碱性食物:指人摄入含有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后,经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后,在人体内氧化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如水果、蔬菜、豆类、奶类。 体内的微量元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 微量元素参与酶系统特异活化作用 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作用 影响核酸的代谢 如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发生疾病。 几种重要的无机盐 钙 鳞 铁 碘 钴 锌 钙的作用 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人体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 是血液凝固的必须要素 为许多酶的激活剂 能调节心脏和神经的活动,维持肌肉的紧张力 经前补钙,可减轻症状;中年以后补钙可推迟更年期 钙的需要量 成人:每人每日0.6-0.8克; 儿童:每人每日1-1.5克; 妊娠期:每人每日1.5克; 授乳期:每人每日2克 钙的吸收:正常成年人约20%,婴儿、幼儿、孕妇、乳母达50%。 钙缺乏症 儿童期缺钙—佝偻病 孕妇和乳母的膳食中如没有足够的钙,胎儿和婴儿自母体中摄取的钙质得不到补充,会使母亲在产后骨质软化,奶汁减少。 成年人长期缺钙,会发生软骨病,手足抽筋 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 钙的食物来源 动物来源: 乳类及乳类产品为钙质最好的来源,不但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 贝壳类:如蛤蜊,虾,螃蟹 鸡蛋 植物来源 绿叶菜 ,为重要来源,但能否被利用,须视所含的草酸盐而定。如荠菜、小白菜、油菜等含钙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菠菜含钙高,但又含高量的草酸盐,二者结合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 豆类及豆制品 硬果类 几种水果(酸性) 烹调方法得当,如醋煎排骨、炖骨头汤等可增加钙的供应量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体内缺乏VD 草酸和植酸过多,会生成难溶性的草酸钙和植酸钙。含草酸多的食物:菠菜和竹笋;含植酸多的是谷类,尤其是燕麦和荞麦。 磷酸盐过多,能与钙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钙磷比例成人为1:1.5,儿童1:1(但见报道:给受试者大量的磷酸盐,每日摄入量超过钙的摄入量250-1000mg,4-6周,仍能维持钙磷平衡;给吃奶婴儿补充过多磷,对钙的吸收无影响。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膳食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脂肪酸+钙→钙皂→排出体外)。膳食中脂肪占20%时,效果最好,40%及60%,可降低钙磷的吸收及二者在骨中储存量;在高蛋白质膳食下,约有15%被吸收,低蛋白质膳食,仅5%被吸收。 膳食纤维因其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 磷(占1/4) 磷的作用 构成骨齿,与钙结合成磷酸钙,骨中的磷占80% 为核酸的主要成分;为细胞膜的成分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与中间代谢,都要磷酸化合物为桥梁 ATP和磷酸肌酸,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 磷酸盐从尿中排出的量和方式,调节酸碱平衡 维持血液的中和性 磷的需要量 成人:每人每日1.32克 儿童:1.46克 孕妇和乳母:2.0克 磷的来源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成核蛋白、磷蛋白或磷脂,也有少量其他有机磷和无机磷化合物,除植酸形式的不可被机体利用外,其他大都可利用。 铁 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约3-5克,其中2/3集中在血红蛋白内。 铁的各种形式都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没有游离的铁离子存在,这是生物体内铁的一个特点。 铁的生理功能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能参与体内O2及CO2的运送。 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氧化酶等组织呼吸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组织呼吸。 铁的需要量 成人:每人每日8-12mg; 儿童: 12mg; 发育青少年: 15mg; 妊娠、授乳及月经期: 15-20mg; 铁的来源 动物来源: 肝脏最丰富,心、肾;蛋黄,红色瘦肉;血 植物来源:绿叶菜;水果(红果,樱桃);海带;木耳;红糖 注:奶类含铁少,牛奶含铁更低,长期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铁缺乏症 人体缺铁或铁的吸收受限制,会产生缺铁性贫血 膳食性缺铁所引起的机体铁损耗分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储存铁耗竭,血清铁蛋白下降;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血清铁蛋白下降,运输铁下降;3.缺铁性贫血 人体内铁的含量不宜过多,若长期摄入大量含铁高的食物,会发生组织损坏,肝、脾功能障碍,皮肤色素沉着等 铁的吸收 无机铁比有机铁易吸收 两价铁比三价铁易吸收 谷类中的植酸盐和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