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捡漏总在无意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捡漏总在无意中

捡漏总在无意中 在华宝楼,在藏宝楼,在上海老街的古玩店里,寻觅劫后余存的前朝遗物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我要告诉你,买不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好心情。 民间收藏为什么这么热? 乱世藏粮,盛世藏宝。中国历史以灿烂的文明和血腥的杀戳印证了这句老话。现在,海晏河清,盛世来临,艺术品和古玩收藏成了全民总动员,仅在上海一地,收藏爱好者的人数就超过了二十五万。拍卖行惊天动地的槌声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迭创新高的艺术品拍卖价,既让人瞠目结舌,又让人血脉贲张。每当拍卖会里行情飚升,或者是上海博物馆又办了一个顶级文物展,古玩市场里相关的老东西价格就会往上跳一跳。市场就是如此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社会变化又如此迅速地传递到市场上来。 从收藏爱好者的另一个动机看,有的出于怀旧,尤其是中年的上海人中间,在事业获得成功之后,往往会对逝去的年华频频回顾,倍加怀念。因此他们需要收藏一些旧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把玩之中回味人生的况味。有的出于休闲的需要。在上海一些企业家中间,已经出现了类似俱乐部的聚会。收藏爱好者相聚在假日,交流收藏体会,鉴赏新得的尤物,成为踏浪商海之余的精神调剂。 而泡一壶香茗,焚一炉高香,邀三五知已,摩挲偶遇的旧器,聊聊旧时的轶闻趣事,也是一种心灵的小憩。这类人往往是从事文字工作或造型艺术的,对古玩甚至民间工艺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收藏旧器,不会执著于某个年代,某个品种,只在乎有多少历史承载,有多少文化积淀,有多少风土人情折射。 当然,最令人钦佩的,也最不动声色而实际上常在心底翻江倒海的是那些看惯春风秋月的收藏家。他们可能家底不厚,收入不丰,但为了追访某件心仪已久的旧物,如寻慕秋水伊人那般痴情。这些“富有的穷光蛋”,早把器物视为精神的载体了,并将自己的生命融于器物的历史和今天的呈现之中。 社会大背景和收藏爱好者的经济及感情双重投入,就使得上海的收藏活动呈现出一种彬彬大盛的盛世气象,它既是上海经济繁荣、消费增长的一个写照,也是社会稳定、文化绚丽和人们对精神需求不断增长的体现。 城隍庙经营骨董和艺术品也是一个传统,清末民初的庙内,就有四美轩、爽乐楼等店铺出售从清代皇宫中流出来的水晶、朝珠、玉璧、玉带、玛瑙、翎管等骨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的旧书店、笺扇店、旧家具店、旧钟表店、古董店还是很多,文人墨客在此淘淘旧书,挑一轴旧画,请人刻一方寿山闲章,再拐进门脸小小的骨董店觅两件文房旧器,虽然不比在朵云轩品茗鉴宝来得豪迈,但也不失为一种风雅的消遣。 现在,城隍庙有华宝楼、藏宝楼两大古玩市场,方浜中路(上海老街)上也星散着十几家古董店,如果你有眼光,又有胆识,当然还得有闲钱,可以在这里觅到几件称心如意的旧器古玩。藏于内,抚玩之际是既长学问又松弛神经的游戏;流于外,则可获得投资的丰厚回报。 我的经验是,收藏活动于一个中年人而言,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业余爱好。 缘起福佑路 大约在1991年吧,我得知城隍庙要扩建,有一片旧房子正在拆,就骑自行车到旧校场路一带闲逛,看到几家准备拆迁的店铺门口摆着一些紫砂壶,看好玩的挑了四把,满心喜欢地捧回家。在这之前,我在家里泡茶都是用紫砂壶的,图的是有一股清香,茶汤也不会馊。但这四把紫砂壶是纯粹作为把玩养眼的。 再往前,我也收罗了一些民间工艺品,比如面具、泥人、绣花荷包、泥花、木雕、蓝印花布等等。 后来我发现老家附近不知怎么就冒出了一个临时的露天市场,就在短短一二百米的会稽路上。周末的下午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路边摆着涂满泥巴的唐三彩,还有锈迹斑斑的钱币,我甚至看到过一掌长的楚国刀币。那时我还没作好知识准备,兜里也缺钱,只买过一把宋代以后的钱币,创作了一件装置艺术品。 真正迷上收藏这门爱好,是在逛了福佑路之后。 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由福佑路的西段,加上长生街、旧仓街和晏海弄各截一段构成一个U字型,除了十几个固定的简易小亭外,临时摊位有一两百个,道路两边挤满了小摊,行人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踩到货物,泱泱之势,蔚成大观。 其次是品种多,除了陶瓷、青铜、玉器、木器、书籍这几类大项外,还有不少杂件,比如月份牌、老照片、紫砂壶、木匣、竹编、旧照相机、打字机、旧手表、旧织锦等,我甚至看到过一叠叠的老地契。 三是人员杂,淘宝人来自全市各个角落和外省市,还有不少古玩店老板和贩子。东台路古玩市场和华宝楼里的老板就常常从这里收进,到了他们的铺位后再加价卖出,赚其中的差价。 四是这个市场有着“集市性”,每逢周六、周日才成市,平时只靠几个固定小店撑市面。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个市场更灵活、更方便、更有可能让收藏爱好者捡到“漏”,价钱也相对便宜些,这个魅力对收藏爱好者来说真是不可抵挡。所以每逢“赶集”,便人山人海,从凌晨设摊到傍晚收市,保守的估计也有四五万人次进出,其中还有不少老外。 天色未明之时,古玩、旧货摊就在沿街两边摆开了,各路收藏爱好者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