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第3期 闽江学院学报 No.32017
OF UNIVERSITY CeneralSerialNo.161
(总第161期) JOURNALMINJIANG
福州荔水庄的文学印记
吴可文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202)
摘要:福州荔水庄虽已湮灭无闻,却是北宋以来相当重要的文人建筑。此处可考的异称和主人
比较多,有北宋的西园,明代王应时的洋园、薛梦雷的西园,清代陈定国的西园、林逊林侗林佶父子的
荔水庄、李彦彬李彦章昆仲的石画园、李敬和谢章铤的荔水庄,民国的沁园,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
己的印记。荔水庄传承近千载,为我们探讨文人建筑的存续原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福州文人建筑:荔水庄:文学印记
中图分类号:1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821(2017)03-0022—07
历史上福州文人雅士辈出,文人建筑星罗棋布,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本文论及的荔水庄就是已经湮灭无闻的一处重要文人建筑。荔水庄坐落于福州乌石山西南麓
(今加洋路附近),始建于北宋年间,是福州文人建筑中演变较为复杂、不同历史时期异称较多的
一处。由于地处福州府城西南,北宋时称为西园;明成化年间,督舶太监高案在此游宴,故称中使
园;又因其地在罗汉洋北,故又称洋园、洋尾园;清初在林逊的经营之下,此处以荔枝和水胜,便命
名为荔水庄,中有蒹葭草堂;清中叶归李氏兄弟,就以蒹葭草堂为名;后来李彦彬、李彦章改名为
石画园;清末又有沁园之名等。此处经历了多次易主,较重要的有王应时、薛梦雷、陈定国、林逊、
林侗、林估、林正青、李彦彬、李彦章、李敬等。另外,蔡襄与曾巩曾在此赋诗,谢章铤曾在此读书,
其中林逊父子之荔水庄占地最广,影响也最大,所以本文的标题就采用荔水庄之名。
一、宋明时期
北宋时期,蔡襄于庆历年间和嘉祷年间两度知福州,所作七绝《一百五日开千叶间金》有“西
园花藤过中春,微雨初晴不受尘”[1]之句;曾巩于熙宁年间知福州,有《西园席上》心]七律一首。
“石画园即宋郡西园地,蔡忠惠、曾南丰皆尝有诗。”[3]蔡、曾二人皆有诗咏西园,可见此处在当时
很有可能是福州名胜。
此处在南宋与元代的情况文献不足征。到了明朝洪武初年,驸马都尉王恭于此拓城取土,形
成六个池塘,合称“六塘”。成化年间,督舶太监高案在此游宴,俗称“官园”,“中使园”这个名称
应该也和高案的宦官身份有关。“嘉靖初,诏罢督舶,地遂废。后邑人王宪长应时、福清薛中丞梦
收稿日期:2016—05—16
作者简介:吴可文(1975-),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
博士。
.22·
万方数据
第3期 吴可文:福州荔水庄的文学印记
雷递为别墅。中有夕佳阁、蒹葭草堂、水云亭、宾莲塘、山镜堂、阆风楼、鱼我桥诸胜。”[4]从万历
年问开始,此处开启了其作为文人建筑的“黄金时期”。
荔水庄的“黄金时期”始于王应时,当时此处被命名为“洋园”。王应时,字懋行,侯官人,明
初“闽中十子”之一王褒的六世孙,嘉靖庚戌(1550)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晚年退居乌石山西
南麓之中使园,名日西园。营池馆,与族人应山、应钟,郡人曹学俭、徐煳为文酒之会。”[5]有《育
泉庵稿》,今已不存。应山、应钟都是应时的从兄,应钟“筑道山精舍于山南麓,讲明正学。按察
使邹善、提学副使宋仪望为建道山书院,使学者师事之”[61;应山则有《移居乌石麓》诗[7],可见三
兄弟都曾居于乌石山麓。王应钟在《秋望懋行弟见招洋园玩月归乘兴作》∽]中曾将洋园比作金
谷园。他另有一首《次太守陈仲玉署中饮宪长弟洋园水云亭喜雨作》日:“六塘殊胜辟疆园,上客
来游鹤应门。水榭云窗虚竹色。高槐细柳落禽言。风驱急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