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陕”及陕州的建置沿革.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 第16卷第2期 i耋至纛i=瀵薹豢一至爹薹薹薹蕊i嚣≮豢雯蒸:蒸鎏薹豢!薹:籍:豢;笺};=器:豢j瓣爹鬻爹羔寨。蒸,:i雾“:≤≤誊i基澎誊羔辫。i馘爱熏鋈翼瓣薹赫誊一萋器添瓣豁挚羔爹慧≤11 古都名城研究 说“陕及陕州的建置沿革 ◎李久昌 摘 要:陕州因“陕”而名,陕字,本作“陕”,意为山阜裹夹,行踪隐蔽。“陕”当是战国中晚期秦人东进,夺取 崤函过程中形成的地名概念,其含义不仅包含这一带的地理地形,也包含秦人逾“陕”而东的人文形象。陕 州的建置沿革分为4个时期:先秦的部族、方国、封国时期;秦代至北魏的陕县统辖时期;北魏至明清的陕 州统辖时期;民国至今的陕县、陕州、陕,rJl区统辖时期。陕州建置沿革变迁中,政治和交通因素一直扮演着 最为关键的角色。 关键词:陕;陕州;陕县;建置沿革;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5-16 作者简介:李久昌(1960-),男,山东菏泽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教 授,历史地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和文化遗产研究。 2015年初,国务院批准撤销陕县建置,设立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行政区域为陕州区行政区 域。陕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郡县制较早推行的地区之一。历史时期,陕州建制屡 经变革,学界对此多有梳理,但仍有一些可完善之处。笔者不揣学浅,拟在其基础上,对古州名“陕”的缘 由和陕州建置沿革。再作一梳理和探讨,就教于方家同人。 一、古州名“陕”探由 陕州因“陕”而名。“陕”作为地名概念,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期。按照《春秋公羊 传》的说法,周天子下设三“相”,称作“三公”。其中,“一相处乎内”,另外两相周公和召公则分区而“总 诸侯”,“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述同一事也 说:“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这里的“陕”,东汉何休解释: “陕者,盖今弘农陕县也。”[1】颜师古注《汉书》也肯定“陕即今陕州县也。”[习《水经注》卷四《河水》说:“河南 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汉代的陕县县治即今湖滨区陕州故城。分陕的具体位置, 吉都名城研究/003 万方数据 说“陕”及陕州的建置沿革 《水经注·河水四》记载是以汉代陕城为界。西周初陕县尚未筑城,分陕自不应以陕城为界。所以通常的 说法,是《括地志》中记载的以陕塬为界:“陕原在陕州陕县西南二十五里,分陕不因其城,乃从原为界。” 陕原即陕塬,亦称陕陌,今称张汴塬,位于今陕州张汴乡。如此,就产生了“陕”之地名。不过,这时的“陕” 还只是作为地区之名,作为政区名称,则始自战国秦惠公在此筑城设县,以“陕”为县名。其后,历朝历代 均以“陕”作为本地区县、州的行政区划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周公、召公分治之所以以陕为界,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当时陕地居“二京之中”的地理区位。按 照西汉孔安国的说法,“陕县者,汉之弘农郡所治,其地居二京之中,故以为二伯分掌之界”。【3】同样的解 释也见于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所以分陕者,是国中也。”1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也认为:“周召公分陕 而治……以陕州为中线而两分之。”[51西周实行丰镐、洛邑东西两京制,从关中至河洛之间皆为王畿,东 西长而南北短,有所谓“邦畿千里”,以“陕”作为其分界线,正当东西两京王畿的中心点。正因为陕居“国 中…‘二京之中”的地理区位,遂产生了“陕东”“陕西”“陕北”的地理区分。研究者认为,这时使用的“陕 北”,最初指的是陕县以北区域,“陕东”“陕西”概念,则基本上与战国秦汉时期所谓的“山东”“关东”或 “关东”“关西”概念略同。唐肃宗时,以陕西为方镇名,“陕西”概念开始具有部分性政区名称性质。北宋 以此为据设陕西路,“陕西”作为全国性行政区划名称始见于史册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