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音乐 与作品欣赏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域文化,在魏晋以来已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和的基础上,终于迎来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 一、繁盛的宫廷燕乐 燕乐: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又称宴乐,即饮宴之乐,是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它源于汉族传统音乐和汉魏以来外域音乐的融和,具有继承性和兼容性的突出特点。 它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高度。 隋朝初期的燕乐——七部乐(国伎、清商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文康伎) 隋炀帝时的燕乐——九部乐(增设疏勒乐、康国乐两部) 唐太宗时的燕乐——十部乐(加入高昌乐) 唐朝的宫廷乐队: 坐部伎——演奏的人数较少,约为3-12人,堂上演奏。其乐舞以抒情、幽雅见长;音乐细腻,乐师的技艺高超。 立部伎——演奏的人数较多,约为60-80人,堂下演奏。其乐舞以气势磅礴见长;场面宏大,演奏者的技艺较“坐部伎”低。 二、大曲与法曲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是在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基础上,融会了“十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多段结构的器乐、歌唱、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 大曲的突出特点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结构庞大,节奏与速度复杂多变。其结构通常分为三大部分:散曲、中序、破(或舞遍)。 法曲——是大曲中的一种,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其风格较为清雅,曲调和使用的乐器承袭了汉族的清乐体系的精华,同时又吸收了佛教、道教和外域音乐。 《霓裳羽衣舞》——唐玄宗创作,法曲,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 三、唐代的音乐机构 唐代音乐机构的规模是空前的,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四个部分。 太常寺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大乐署、鼓吹署隶属太常寺;教坊和梨园属于宫廷管辖。 大乐署——是对宫廷音乐艺人进行训练和考核的行政管理机构。 鼓吹署——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 教坊——是宫廷内管理乐工的培训与领导艺人的机构,由宫廷派教坊使管理。 梨园——唐玄宗时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 四、乐器及音乐论著 唐代的乐器种类达三百多种。琵琶、箜篌、笙、筝、筚篥、羯鼓等是当时最流行的乐器,同时还出现了轧筝和奚琴等两种早期的拉弦乐器。 八十四调和燕乐二十八调理论 曹柔的减字谱 五、作品欣赏 《阳关三叠》(古曲) 琴歌,根据王维《送元二之安西》的诗谱写的。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从音乐角度讲,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在创作上也运用了承递、引申等手法发展第三叠,更深刻地表现出依依不舍、无限伤感的情绪,充满了凄怆、感叹的情调。 《梅花三弄》(琴曲) 相传为东晋时桓伊所作的一首笛(即箫)曲,唐代的古琴家颜师古将此曲改编为古琴曲。乐谱载于明初朱权编辑的《神奇 秘谱》中。乐曲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绘,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魏晋文人那种超凡脱尘、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全曲有十段。 全曲以具有强烈对比的两种类型的旋律来描写主题意境。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段到第六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梅花三弄》的结构特点,是以乐器不同部位的音域性能进行变奏而形成,并运用按、泛、散手法突出刻画了两种对比性主题,具有古老朴实的风格和特点。 《关山月》(古曲) 此曲为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演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之填写了新词,描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侵略战争的意思。 20世纪50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歌词重新配入歌唱,并得以流传。这首歌曲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风味。它惯用同音反复,并配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了琴歌的特色,又都比较贴切地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 书面作业——课后1~4题。 * * *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