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的设施栽培管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孢蘑菇的设施栽培管理

7、采收后的管理    每采一潮菇后,应及时清理床面的残留物,取掉老根或死菇,将采菇后留下的孔洞用土填平,并重喷水一次。息潮时不宜喷水,根据菌丝及小菇的长势喷施适量的结菇水和出菇水。随着气温的降低,用水量应逐渐减少。当采收三潮菇后,可及时追肥一次以补充营养。同时,调节通风,促进二茬菇发生。 * 请大家批评指正! * 双孢蘑菇的栽培 * “世界第一菇” 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 中国每年生产的双孢菇总量已突破150万吨,为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75%。其中,80%用于出口,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 一、生产概况 * 世界蘑菇的贸易以蘑菇罐头为主,中国蘑菇罐头的国际贸易量跃居世界之首,产量约占世界蘑菇罐头总产量的65%左右。 * 菇房栽培 大棚架式栽培 大棚畦栽等。 栽培方式 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其中,福建省生产的占全国生产总量的50%。 * 栽培历史 一、依靠野生种或出过菇的培养料做菌种 1550年起始于法国,用未经发酵的马粪进行栽培。 1651年,用清水漂洗成熟子实体,在驴粪,马粪上出菇。 1870年,采用地洞栽培,意识到黑暗环境利于其生长。 19世纪初传入英、荷兰,1865年传到美国,此后,美取代法的地位。 * 二、依靠人工制作的菌种进行栽培 1894年,用孢子分离法栽培纯菌种获得成功。 1905年,用组织块培养纯菌种。 1936年,采用发酵堆肥种植。 1954年,紫外线照射诱变育成新菌株。 * 在中国 1930年最早由法国传教士带到中国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停滞,战后台湾地区和韩国相继开始生产,70年代大陆地区恢复生产。 高产优质菌株的引进,堆肥发酵技术的成熟,产量显著提高,向江浙一带传播。 * 设施栽培的发展 1754年,瑞典首次进行暖房栽培。 1910年,第一座典型的“标准蘑菇菇房”在美投入使用。 1968年,出现现代化的工厂。 现在,发达国家已进入工厂化生产时代。 * 优势 低糖、低脂、低热量,蛋白质含量高,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有“素中之肉”之美称,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不与工业争能源,不与农业争资源。 集外向型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一体的环保型产业,零污染、零排放。 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优势产业。 * 分类 拉丁 学名 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Agaricus bisporus(Lange) Sing 代号 Ag;因其担子上通常仅着生2个担孢子而得名。 二、生物学特性 * A、形态特征 1、菌丝体 索状 绒毛状 线状 2、子实体    由菌盖、菌柄、菌褶、菌膜、菌环、孢子等部分组成。 * B、生活史     担孢子 子实体 单核菌丝 子实体原基 双核菌丝   子实体发育:原基期 菌蕾期 幼菇期 成熟期 衰萎期 * C、生活条件 1、营养 a、是草腐菌 b、需要覆土 c、分解能力弱,粪草需先发酵腐熟 d、只能利用铵态氮 特点 * 温度范围在5--33℃ 最适为22--26℃ 2、温度 菌丝生长 子实体发育 温度范围是4—22℃ 最适为14--16℃ * 培养料60%~63%左右 菇棚空气相对湿度65—75%   3、湿度 菌丝生长 子实体发育 覆土层含水量 18—20%左右 培养料65%左右 菇棚空气相对湿度85—95% * 4、空气 菌丝体生长:0.1%~0.5%为宜 子实体发育:0.1%以下 CO2浓度 5、光线 发菌期:黑暗 分化期:散光刺激 育菇期:黑暗 * 培养料:7.5左右 覆土:7.5—8之间 6、酸度 PH值 * 三、培养料发酵 发酵类型 一次发酵 二次发酵 增温发酵剂发酵 发酵原则 堆形逐渐缩小 含水量逐渐降低 翻堆间隔天数渐减 严防日晒雨淋 * 农作物秸杆 家畜粪肥 辅料 化肥 1、培养料选择 主要原料 培养料要求 升温快,堆温高, 堆期短,腐熟好。 原料要求新鲜、不得有腐烂霉变。 * 2、预湿 A、粪肥预湿  B、草料预湿  3、建堆 建堆时间 播种期往前推20~30天 堆形 龟背形 * a 、料温达到最高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 b、料温超过78℃也应该马上翻堆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