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铸剑》与侠义精神96113059
论《铸剑》与侠义精神
1018009-陶元超-对外汉语
摘要:《铸剑》是一个古老而新奇的侠义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离异而又震憾人心的复仇故事。长期以来,它一直以神怪奇异故事的形式流传,而其中所蕴藏的最本真的侠义精精神则被人们长期忽略。光阴荏苒,刀光剑影已然远去,但侠义精神永世流传,到了近代,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鲁迅又继承发扬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继而也催生复活了“侠义”这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关键字:《铸剑》 侠客 侠义精神 宴之敖者 墨家 正义
在《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中,《铸剑》是最深得鲁迅喜爱的一篇,他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凡认真读完《故事新编》的读者大概都能体会到《铸剑》在叙事上的自然流畅的“近真实性”,这与其他几篇小说有着迥然的不同。《铸剑》的人物塑造也颇为简单(通篇也无外乎三个人,眉间尺母亲和干瘪脸少年只能算是配角)而且文风也近乎平实,没有特别的歌颂和赞扬,但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精神都跃然纸上。鲁迅在“1926年10月打算写作《铸剑》”,而一直构思到“1927年4月初动笔”,他在文中埋伏的若隐若现的个人恩怨,对剧烈变化的局势状况的强烈不满以及应生而出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对侠客精神的渴望与呼唤,也正是结合了作者此时多舛的个人命运与社会混乱动荡,正义缺失的大背景才得以淋漓得表现,这也赋予了《铸剑》在复仇意象之外的另一重人生和社会意义。
《铸剑》故事古与今
《铸剑》故事由来已久,关于眉间尺复仇的传说,最早在相传为魏曹丕所著的《列异传》中就有如下的记载:“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而干宝《搜神记》也有相似记载,但叙述较为细致,如眉间尺山中遇客一段说:“(楚)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我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相传后汉人赵晔的《楚王铸剑记》也记录了这一故事,而且与干宝《搜神记》中所载无二,可见后世对于眉间尺复仇的故事已不仅仅当成是神怪奇异的故事来看待了,后人通过对复仇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相关人物的刻画,使得“客”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显,其相应的侠义精神也随之成为后世人谈及这个故事时所赞扬的对象。
据考证,鲁迅的《铸剑》构思于1926年10月,动笔于1927年4月,同古人不同的是,他没有单纯地通过故事翻新的方式去重组这个故事,也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神怪故事来对待,他在故事中若有若无地表达了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局势的看法,以及对复仇的渴望和对如宴之敖者一类侠客的称赞与呼唤。
《铸剑》与侠客精神
《铸剑》里的侠客精神体现在哪里呢?乍一看,我们觉得这个“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的“黑色的人”总似乎是来路不正,他毫无端由地想要给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而且不为任何个人名声利益,然而这位自称是“宴之敖者”的人,对于眉间尺的疑惑,给出了他的解答:“哈哈!我一向认识你。”这个黑色的人还一口道破了眉间尺此行的目的:“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然而眉间尺对黑色的人肯为自己报仇动机充满了疑惑,黑色的人便告诉他:“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而且,黑色的人给眉间尺报仇的要求更为坚决,他开口便索要眉间尺的人头和宝剑,并且丝毫没有骗取性命令和宝物的意思;在得到眉间尺的人头和宝物之后,他更没有丝毫的责任的压力感,而是
“‘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用平常的眼光审视这种举动,或许我们觉得很难理解,但放大了去看,把这个行为赋予到一个侠客身上,却又是何等自信与洒脱!宴之敖者敢于为人请命,更敢于受人之托,已经是侠客里面最具正义精神,最勇敢,最能急人危难的的人了,更何况是为人报仇,受人之头的举动呢?
然而,《铸剑》中最能体现黑色的人的侠客精神的还不止于此,而后他履行自己为人报仇的诺言时才真正展现了一个侠客为旁人所不及的“侠”的精神。为了完命给人报仇的承诺,他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他孤
文档评论(0)